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引大师入校园,为传承非遗文化作贡献

2020年07月04日19:53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7月4日电(董志雯) 木雕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奉城木雕”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从开始的木雕作坊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从事“奉城木雕”的手艺人仅有5人,“奉城木雕”的百年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近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地域优势,引大师入校园,在学生中传承百年手艺,为传承非遗文化作贡献。

依托非遗大师,传承百年技艺

“奉城木雕”以上等的檀木、柚木、樟木、椴木作原料,进行精雕细作。产品在继承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基础上,不论是题材、构图、线条、刀法及品种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有山水人物的屏风,历史题材的插牌,飞禽走兽的挂屏,百子闹春、吉祥如意的白木组雕,爱情故事的白木合雕,专门供寺庙、宾馆用的各类物件、饰具,中高档的嫁妆箱,各式仿古玩制品等。由于木雕出活工期长、收益少,过程枯燥,还在从事“奉城木雕”的手艺人从50人缩减到仅有5人,且少有新人涉足。“奉城木雕”的百年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对此,已经50多岁的、上海市非遗文化传承人、“奉城木雕”手艺人徐华兵师傅十分着急。2016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使命,建立徐华兵非遗文化传承人大师工作室,引大师入校园,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立木雕工作坊、成立木雕社团,在学生中传承百年手艺。

感召大师精神,做好育人文章

“奉城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的建立,使育人工作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技艺和文化并重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一是,以环境艺术设计及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主,兼顾其他专业有兴趣的学生,通过讲座、培训、实践和创作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奉贤木雕”的基本技法和特有的艺术风格;二是,古今融合,推陈出新,融三维立体雕刻,激光雕刻等数码技术,入传统造型艺术领域。做到凝聚专业合力,协同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学院老师共同研发适应学生水平的课程和设计创作项目;三是,在学习继承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非物质遗产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设计的新元素和新理念,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木雕创作,并融合发展到未来的专业创作中去;四是,传承“奉贤木雕”传承人徐华兵师傅精益求精、执着苦练、继承创新的工匠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奉城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每周三定时举行木雕工坊、木雕社团课程,并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传承活动。三年的建设,不仅激发了设计与艺术学院各专业师生传承非遗文化的激情,也吸引了校内其他专业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队伍不断壮大,许多师生还利用业余时间加入木雕技艺学习和训练,参加有关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弘扬深厚文化,辐射贡献社会

“奉城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中华文化符号价值及社会和谐价值,透射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师生的学习、练习、交流中,传承人徐华兵师傅不仅用耳熟能详的传统动植物图案,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思维,还手把手的教同学们把内心所想快速塑造出来,通过木雕作品细心打磨,同学们不仅能暂时忘掉浮躁的情绪,找到内心的平静,还能通过木雕作品,建立自信心,浸润文化活动的精神养料,有的学生甚至找到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2019年,徐华兵师傅指导刘晴等同学的《偶堂-木艺工作室》,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银奖。

“奉城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建立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文化企业及机构纷纷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来参观交流,其中上海百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专门来工作室,拍摄“奉城木雕”宣传片,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公众号,公众号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喜欢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群关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另外,通过这些文化公司的推介,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木雕相关的艺术设计类优秀毕业生,越来越受到文化企业的青睐。

在“奉城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学院还接待了多批次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及留学生的访问,非遗传承人徐华兵师傅的精湛木雕技艺及学生们对非遗传承的精神和作品给各国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德国留学生和泰国留学生还在“奉城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研习多日,他们不仅在徐华兵师傅的指导下做出打动人心的创意作品,还将木雕文化、中国文化向自己的国家进行传播。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