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 | 人民社区人民治 ,同心邻距离,网格邻聚力——这场活动看点十足

2020年06月30日20:00  
 

为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重要会议精神,响应静安区委“基石工程、共同家园”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6月30日,静安寺街道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同心邻距离 网格邻聚力——社区服务智慧平台启动、网格深耕四级项目发布仪式”,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出席活动,区民政局、区地区办、静安寺街道相关领导及下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居民区网格长代表以及街道部分为老服务机构、社区单位等参加本次活动。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峰主持会议。

该活动旨在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家园美好社区共同体,既是街道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所进行的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也是街道“网格+”大党建模式创新实践下的阶段性成果。

平台揭幕 智慧养老触手可及

活动伊始,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区民政局局长贾先斌、地区办主任鲍晓丽、街道党工委书记洪明铭共同为“同心邻距离社区服务平台”揭幕。

社区服务平台作为街道为老服务品牌“同心邻距离”的重点打造项目之一,以为老服务需求精细化、资源优配化、流程规范化、主体专业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老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快速注册,利用虚拟账户管理补贴,更加便捷安全。手机、电话或站点自助设备一键完成六大类55项服务的预约。目前,该平台已在街道7个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同步启用,站点服务、居家上门服务、后援单位服务等多层级、多网格实现“前台预约、后台响应”的线上有效衔接,智慧养老生活触手可及。

提质增能 为老服务深耕社区

会上,包括社区为服务平台在内的“为老服务网格增能提质行动”同步启动,静安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峰发布行动倡议。

同心邻距离《静安寺街道养老服务指南(市民版)》正式发布,“同心邻距离”——社区养老(乐龄)顾问团队正式成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汝熙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芸共同为顾问团队发放聘书。

首批26名养老顾问来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区及养老服务机构,整合“老伙伴”、“乐龄有伴”等现有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养老服务资源介绍、老年人福利政策指导养老服务项目推介等专业服务。

现场首发的《养老服务指南(市民版)》也被社区老人称为“红宝书”,“掌中宝”。指南通过拟人化角色设定,采取问答形式,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社区为老服务站点、项目和办理流程,信息量巨大的同时更是趣味十足。

此外,同心邻距离“为老服务网格项目”也正式发布。33个为老服务项目进网格,回应社区老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文化、健康医疗及社区参与等多方面需求,既有项目精细化,新增项目品质化,着力体现社区老人互帮互助、参与社区建设,打造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社区的良好氛围。

赋能网格 党建引领队伍建设

会上,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街道党工委书记洪明铭共同为静安寺街道“社区成长学院”揭牌。民政局局长贾先斌、地区办主任鲍晓丽为成长学院理事代表颁发聘书。

“社区成长学院”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学院理事会理事长,街道相关部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网格长代表、社区单位代表共11人担任理事会成员。通过成立社区成长学院,为支部书记网格长赋能,为党员先锋强肌,为社区骨干增能,为小巷治多星们提质,充分践行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治的新时代发展要求。

成长学院理事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汝熙玲发布了街道四级网格深耕计划。

这是街道大党建创新社区治理、探索网格党建2.0,人民社区人民治的重要实践内容。“四级网格深耕计划”以街道党工委为“原点”,按照居民区党总支、居民区党支部、居民区党小组的架构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党组织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渗透到社区的角角落落。

参观调研 社区治理谋划良策

活动结束后,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一行参观调研了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及企业服务中心,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社区服务智慧平台启动和网格深耕四级项目发布,意味着静安寺街道将依托更智能、更便捷、更专业的平台,以全要素周期管理为理念,提高社区治理能级,充分践行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治的新时代发展要求,社区自治和共治的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来源:同心家园)

(责编:龚莎、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