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党员同上“职前一课”

长三角高校劳育协作平台在华东师大成立

2020年06月15日13:03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虽然我们即将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但是劳动是伴随我们一辈子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在具体劳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的毕业生党员代表乔慧在参加长三角高校劳育专题论坛后如是说。

6月10日下午,长三角高校劳育专题论坛暨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云端同时进行,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为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成员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同上“职前一课”。本次论坛由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承办。孟宪承书院全体2020届毕业生党员及其他联盟成员单位毕业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夏建国主持。

成立协作平台,构建大学-社会劳育共同体

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构建高校书院协作育人创新示范区,为广大书院学子搭建一体化育人平台、打造一体化育人品牌项目。为推动长三角高校书院劳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互鉴,依托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建立长三角高校书院劳育协作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共同为“长三角高校书院劳育协作平台”揭牌。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是幸福的源泉;上海市教委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立足上海实际探索大中小学劳育新模式、新载体和新机制,“长三角高校书院劳育协作平台”和“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劳育实践基地”的揭牌成立,无疑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创新之举。

莲谷产业园总经理杜丽珊表示,作为一个新兴科技企业集聚的产业园,莲谷产业园非常高兴成为华东师大学子的劳育实践平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创造条件,让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走向社会化、生活化,实现人生理想。区域化党建联建是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一体两翼”党建工作模式的重点和特色,尤其是近年来持续深化与吴泾镇的党建联建,整合优质资源,同心育人、服务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大学-社会劳育共同体,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建平台,在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牵线下,孟宪承书院在莲谷产业园建立劳育实践基地。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杨希,莲谷产业园总经理杜丽珊,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体美劳教育工作推进委员会秘书长苟健为“孟宪承书院劳育实践基地(莲谷产业园)”揭牌。苟健表示,华东师大将面向2020级师范专业新生开设劳育通识必修课,本次活动将为学校深入开展劳育工作奠定基础、营造氛围。

专家名师齐聚,云端讲授“职前一课”

为了帮助毕业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顺利融入社会、投身劳动实践,本次活动依托长三角高校书院劳育协作平台,邀请三位专家名师在云端为毕业生党员讲授“职前一课”。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院长孙红旗在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为题的报告中,结合自身经历,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提出要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期待大学生不负时代,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上海市育才奖、华东政法大学首届杰出教学贡献奖和教学名师获得者杜素娟教授作了题为《为人为师为学中践行劳模精神》的报告,结合自己的教书育人实践,分享了自己对“劳模精神”“合格人才”的理解,并介绍了关于教师多维育人的思考和做法。

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高级教师陈明青作了题为《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的报告。她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开展劳育的生动实践为例,分享了劳动教育与多学科的融合经验,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劳育“一体化”和劳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思考。

“论坛为我们毕业生党员上了生动的‘ 职前一课’”。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党员阮文龙说。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他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是作为学习者、还是教育者,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实干苦干应该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中,比如备好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做一个劳育的受益者,也做一个劳育的教育者。”

交流劳育经验,共话实践路径创新

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指出,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书院育人的独特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劳模精神,培育劳动理念,营造劳动氛围,融入劳动体验,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过程化、实践化。

各高校书院相关负责人就如何立足书院特点、开展劳育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交流。绍兴文理学院学生公寓(书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田晓彦以《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为题,结合劳动教育与文明寝室建设的做法,认为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常态化背景下,为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要以寝室内务、志愿服务为抓手推动劳动教育长效化。

华东师范大学劳育工作室负责人、孟宪承书院辅导员叶林娟以《用好抗疫窗口期,创新开展劳动教育》为题,介绍了书院依托辅导员劳育工作室,充分用好抗疫窗口期,立足第二课堂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劳育模式,开展“物的创造,味的传承”居家主题劳育活动的特色做法,并从完善劳育领导机制、创新劳育运行机制和构建劳育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谈了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皘以《关于书院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为题,就书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介绍了光华书院的实践探索和“社区、社团、社会”劳育特色做法,并从“想怎么做、做了什么、还能做什么”谈了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毕业生党员段丽蓉说:“书院依托辅导员劳育工作室发起居家主题劳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就一直在关注官微推送的《居家劳育·朋辈课程》,同学们分享的劳动实践感受让我感触较大,凸显了劳育的价值,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认为,成立长三角高校书院劳育协作平台、建立劳育实践基地,不仅为华东师大书院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和平台,而且为后续各成员高校在劳动教育领域交流经验、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书院制背景下的劳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希望广大毕业生党员在职业生涯中立足岗位持续学习,不断提升劳动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劳动价值、践行劳模精神,尤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以实际行动争做卓越教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阮文龙、陈紫欣、李俊霖、陈柏岚、吴彤)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