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近年来,微软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增长迅速。
6月10日,张江集团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携手共同打造、联合运营的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在张江人工智能岛(AIsland)正式迎来了一周年生日庆典。
这一落地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实验室总面积达到近2800平方米,是微软全球第4家,也是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与制造、零售、医疗、金融、城市建设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发展。
AI人才赋能计划
打造工程师的摇篮
当天,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再出“大招”,携手张江集团旗下张江创新学院共同推出了AI人才赋能计划,涵盖29门公开课、认证课程体系等:
《微软AI公开课》率先启动,29门在线课程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重点聚焦Azure机器学习、认知服务、Azure Bot服务等100多项技术点。
启动“微软认证课程体系”,《AZ900》《AI100》等课程,开启了基于岗位的微软技术认证计划。
未来,双方将建立张江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架构和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未来5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1600万;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所在的云计算产业,也将面临150万的人才需求。
张江人工智能岛是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上海市首批“AI+园区”试点应用场景、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区,也是人工智能企业最集聚、类型最丰富、人才最密集的中国AI新地标。
“作为先导区,这次启动的计划,不但面向张江园区内从事人工智能产业的工程师,也将辐射到高校等,为今后的发展储备一批人才,预计数千名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师将享受到微软公开课的服务。”上海张江创新学院院长孙维琴表示。
一年前,微软实验室在浦东张江落地生根,一年后的今天,承载着为产业经济赋能使命的树苗已悄然开枝散叶。
作为微软实验室二期优秀企业代表,丹麦最大的跨国工业集团之一——丹佛斯当天分享了其实现高效节能运行的实验室赋能成果。借助于微软Azure云平台,丹佛斯通过IoTHub远程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建立设备运行模式,并依托Azure机器学习能力,实现自动调整运行参数,预期可降低能耗30%左右。
截至2020年5月底,实验室共计对接企业300余家,先后赋能两批企业共60家,产出项目成果30个,与奥镁、科沃斯等知名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2个,举办活动50场,接待人数超7000人次。
自实验室建设之初,开放、共享便是张江和微软共同的理念。创新脉动延续,三期企业当天如期而来。最终,毕马威、上海肤焕科技等30家企业从近50家报名企业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实验室三期赋能。
“微软累积了11000多条开源的云代码,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后疫情时代,在线经济有了反向思考,我们也在打破以往的思考模式”,微软大中华区AI创新战略总监朱琳说,“携手张江集团推出的AI赋能中心计划,我们将不单单提供专业技术培训,还将把微软开发者社区对接给所有的技术人才。”
未来,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将继续突破区域限制,拓宽辐射范围,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深度链接浦东新区及张江的优质政策及产业资源。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