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22位上海民企當家人建言獻策,共話信心與動力

2025年10月13日09:20 |
小字號

22位上海民企當家人在“民企發展正當時”座談會上建言獻策,共話信心與動力

企業與城市同頻共振雙向奔赴

從芯片的迭代到新藥的問世,從工廠的智能大腦到港口的無人駕駛卡車,在上海這片創新熱土上,無數民營企業的奮斗身影,組成了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10月11日,由上海市發展改革委指導、解放日報社主辦的“新征程 新作為:上海民企的信心與動力——‘民企發展正當時’座談會”舉行。22位登上解放日報“民企發展正當時”欄目的上海民營經濟領軍人物,與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代表、媒體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發展信心、創新路徑、政策支持、輿論環境等話題深入交流,共謀未來。

厚植發展沃土

一座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源於民營經濟的生命力。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彥峰表示,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市發展改革委正謀劃營商環境9.0版行動方案,未來將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讓民營企業與全市經濟發展更好同頻共振。

金融“活水”是民企成長的關鍵支撐。上海國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介紹,上海國投瞄准科技創新領域前沿投資,投早、投小、投硬、投重,管理基金規模增至2800億元,今年出資金額450億元。他強調,上海國投將保持戰略主動和敏捷,與企業“同在一起發展”。

得益於金融資源的精准匹配,上海超導、芯耀輝、智元機器人、御風未來等一批“硬科技”企業加速成長,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生力軍。

上海超導董事長馬韜在發言時表示,公司成立以來,深切感受到上海政府部門對新材料、前沿技術企業的前瞻布局與堅定支持。企業已實現核心裝備自主研制和關鍵原材料國產化,目前在高溫超導帶材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芯耀輝董事長曾克強提到,公司在國產高端半導體IP研發上的突破,離不開上海在集成電路產業的系統布局和資本支持。目前,公司正全力沖刺科創板,目標直指“國產高端半導體IP第一股”。

穿越發展周期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上海民營企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創新活力。

黑湖科技創始人周宇翔回顧了公司九年來的創業歷程,坦言曾面臨“每個月淨虧損”的至暗時刻。面對困境,企業果斷提出“造血”目標,並將戰略重心轉向大語言模型與工業智能體研發。依托多年積累的工業數據,AI產品已能將過去需數小時的人工決策縮短至幾分鐘,並在2023年實現盈利,成為“用創新穿越發展周期”的典范。

西井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譚黎敏表示,面對海外嚴苛審查與地緣政治挑戰,西井全系智駕產品已通過嚴苛的國際安全認証,成為全球自動駕駛整車產品及AI智慧物流綜合解決方案的領軍者。

英雄電競聯合創始人、ACL(英雄亞冠)CEO王忻晹表示,今年以來,公司與上海國有企業深度合作,賽事內容植入上海地標、美食與人文元素,推動電子競技與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

此外,一批上海民營企業從細分賽道起家,不斷邁向行業引領。在與會企業中,途虎養車以數字化升級汽車后市場,樹立新消費標杆﹔特贊科技構建“科技+創意”數字生態,服務全球品牌﹔頻准激光致力於高端光纖激光器研發與生產……多元業態蓬勃發展,彰顯上海民營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匯聚一線聲音

展望“十五五”,民營企業不僅是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更是建言者與推動者。會上,與會企業家們圍繞政策落地、場景開放、人才保障等提出務實建議。

傲鯊智能合伙人張華建議,上海進一步開放高端制造、應急消防等應用場景,為民企提供“首試首用”機會。同時,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深化產學研協同,並優化人才保障體系。

康碼生物董事長郭敏在發言中呼吁,保障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破解融資難題,推進簡政放權,加快新技術、新產品試點與優先審批,並為高科技企業出海提供法律與政策支持。

海智在線合伙人、戰略發展總經理馬兆林從制造業數字化供應鏈的角度,建議建立政企協同機制,精准推送惠企政策,並在上海市“十五五”規劃中,將制造業數字化供應鏈網絡建設作為重點來推進。

會上,解放日報社為參會企業家頒發“特約營商環境觀察員”聘書,希望建立媒體與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推動一線聲音直達政策制定層面,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與會企業家表示,有政策支持、金融“活水”、創新生態,企業發展的底氣更足、信心更強。面向“十五五”,上海民營企業將繼續與城市同頻共振、雙向奔赴,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俱鶴飛)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