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艾德萊斯遇上海派旗袍
第三屆海派旗袍創新設計大賽暨艾德萊絲綢新中裝設計大賽圓滿舉辦

人民網上海10月13日電 10月12日,第三屆海派旗袍創新設計大賽暨艾德萊絲綢新中裝設計大賽總決賽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產教融合大樓拉開帷幕。本次賽事匯聚全國118所高校和28位獨立設計師1128件作品,經過2輪評選,目前有 39位設計師的40組作品進入決賽,120件原創設計集中展現了新疆非遺艾德萊斯技藝與海派旗袍文化及現代設計理念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賽由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主辦,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絲綢集團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服裝行業協會支持。全國知名學者行業領軍者組成評審委員會,確保賽事評審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總決賽中,海派旗袍的典雅風格與非遺艾德萊絲綢的獨特質感和色彩,形成鮮明和諧的藝術表達。設計師們圍繞“生活旗袍、職業旗袍、禮服旗袍”三大場景化,將數碼印花、激光切割等現代工藝技術與艾德萊絲綢有機融合。其中一個設計團隊以江南藍印花布為靈感,融入艾德萊斯元素,借藍韻展現江南溫婉詩意,在傳統與創新融合中,於時尚舞台煥發旗袍新生,充分彰顯非遺工藝在當代設計中的活力。
評委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正逐步改變設計行業的創作邏輯,但文化內核始終是設計創新的根本支撐。”參賽選手們運用數字化工具對傳統服飾元素進行解構與重構,有效實現了本土文化與前沿技術的深度銜接。
本屆大賽參賽范圍從長三角地區拓展至全國,還有美國、意大利、摩洛哥等國際高校的博士生、留學生參與,作品既保留了海派旗袍 “海納百川” 的文化特質,通過融入艾德萊斯元素注入絲路文化基因,使傳統服飾從舞台展示走向日常生活場景滲透具有重要意義。現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藝術團模特身著近代旗袍表演了《旗袍映畫﹒海上風華》主題秀。經典海派旗袍交替登場,配合多媒體投影呈現的老上海街景與現代都市畫面,生動再現海派服飾文化的傳承與演變,細膩的盤扣工藝、流動的絲綢光澤與沉浸式場景相融合,為現場觀眾帶來兼具藝術感與文化感的視覺體驗。
大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 1 名,獲獎設計師是賴嘉琪、張雷,作品名為《夢回絲路》﹔二等獎 2 名,分別是張子婧的設計作品《帕米爾疏影》、朱金標的設計作品《形色天成·東方雅韻》,三等獎 10 名,分別是侯辰蕊的設計作品《織夢青語》、莫艷玲的設計作品《芳華舊夢》、楊玉娟的設計作品《有“融”則靈》、羅昕、劉關林、曾偉華的設計作品《傳家》、王志麗的設計作品《西域風情》、繆思琪的設計作品《醒韻海瀾(藍)》、陳霄月的設計作品《ouroboros》、阿卜力米提·圖爾蓀托合提的設計作品《海派絲綢旗袍》、廖祿、馬一諾的設計作品《融·創—藍韻》、彭文黍、陳文婷、姚丁琦的設計作品《Rainbow Black(紅)》,獲獎作品在設計創意、文化表達、工藝技術與實用性等維度均展現出較高水准,充分體現本屆賽事 “創新傳承、融合發展” 的核心宗旨。
作為承辦單位的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依托 “產學研用三協同” 育人體系,為賽事提供專業技術支持與學術保障。鼓勵學生運用智能材料與數字化設備實現創意落地,目前部分參賽作品已具備產業化開發潛力。主辦方表示,后續將聯合承辦單位與支持企業,通過校企合作模式推動優秀參賽作品的產業化轉化,同時計劃組織獲獎設計系列參與國際時尚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推動海派服飾美學與非遺技藝走向國際舞台,助力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國際化傳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