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匯聚近萬家餐廳 上海“西餐+”創新消費場景亮眼

2025年10月09日09:31 |
小字號

匯聚五大洲43個國家近萬家環球美食餐廳,門店密度全國最高

上海“西餐+”創新消費場景亮眼

日前,進博會展客商、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外企代表齊聚國展洲際酒店。“四葉草啤酒節”上,大家共享德國巴伐利亞風味的美食美酒,把歡樂氛圍不斷推向高潮。

第二屆“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如火如荼,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和“入境游第一站”,西餐行業也迎來強勁復蘇。國內餐飲行業專業調研和服務機構紅餐產業研究院《西餐發展報告2025》顯示,上海、福建、廣東、浙江4個省級行政區的西餐門店密度位居前四。

國際化圖景

上海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軍介紹,截至目前,上海已匯聚五大洲43個國家近萬家環球美食餐廳。

“在上海,還有一批被譽為‘駐滬辦’的特色西餐廳。”他說,從被譽為“土耳其駐滬辦餐廳”的SULTAN·土耳其餐廳,到被稱為“西班牙駐滬辦餐廳”的BROWNSTONE布朗石西班牙餐廳,再到如“奧地利駐滬辦餐廳”的Flambe Bistro·奧地利餐廳……上海的西餐門店,不僅數量眾多,更以其地道的風味為人所稱道。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滬上西餐廳本身就是由“老外”經營的。以巨鹿路上的FOUND158為例,這裡是上海知名的夜經濟地標,匯聚了20余家環球美食餐廳。其中,許多餐廳的老板或主理人都是境外人士。Zapfler扎夫德國精釀餐廳老板德克·福恩海姆向記者介紹:“我們使用德國進口原料,不僅有12種風味各異的德式精釀啤酒,還有德式烤豬肘、德式香腸等,讓顧客在上海就可以享受到最正宗的德國美食。”

西餐入滬,本土化改良是有傳統的。當年被稱為“海派老三樣”的炸豬排、羅宋湯、拌色拉,就來自對西餐的“魔改”。如今,Osteria生蚝餐廳將傳統牛骨髓配面包改為牛骨髓拌飯﹔COMMUNE幻師將貴州酸湯魚融入西式漢堡﹔Chili's奇利斯推出青花椒風味炸雞……這些融合西餐成為大眾點評網上的明星產品。

“我們酒店的廚師團隊來自5個國家,會用10種語言接待顧客的餐廳服務員也不在少數,可以說五大洲的主流菜系我們都能供應,這樣才能滿足全球賓客的口味。”國展洲際酒店總經理費裡·沃恩說,“當然,與他們家鄉菜不一樣的是,我們的菜肴也融合了很多中餐風味。”

輕量化轉型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顯示,2024年上海西餐門店數量達9793家,同比增長4.17%。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夏雨表示,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上海對世界美食的強勁需求,也充分體現了從業者對上海消費市場充滿信心。

今年9月,熱鬧的富民路迎來新成員——光明玖壹玖。2018年,它便在西藏北路開設首店,經過長達7年的試水,終於在City Walk的勝地“巨富長”街區“梅開二度”。 下轉 4版

(上接第1版)與人們傳統印象中講究儀式感的道道“大餐”不同,隨著經濟形勢與消費觀念的變化,如今的上海西餐大有從高端宴請向輕食化、簡餐化方向演變的勢頭。“消費者更加注重餐食品質與價格的平衡,在我們店,類似中餐的分食是常態。”光明玖壹玖品牌負責人說,他們客單價在150元上下,顧客則以白領和旅游散客為主。

Bistro最初源於法國巴黎的街邊小餐酒館,以平價菜肴和高性價比美酒為特色。在上海,不少西餐館也打出“Bistro”的招牌,早午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酒吧,“五餐經濟+日咖夜酒”,總有一款適合你。

上周末晚餐時間,位於瑞虹天地太陽宮的seul&BISTRO露菘牛排館門庭若市。餐廳經理胡明亮表示:“西餐如今已被大眾廣泛認知並接受,融入日常飲食。以我在西餐行業20多年的從業經驗判斷,大眾化西餐必將在行業中越來越火熱。”

場景化革命

如果要盤點今年上海最出圈的商業地標,“路易號”無疑是其中之一。位於“巨輪”三層的Le Café Louis Vuitton餐廳,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前來打卡體驗。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零售品牌開始探索“西餐+”的創新消費場景。去年,杜嘉班納全球首家DG Caffè在上海開業。今年,Prada亞洲首個獨立精品餐飲空間——迷上Prada榮宅也成功落戶上海。輕奢、快時尚領域的蔻馳、之禾、H&M等旗艦店都附設了餐飲區域,光明玖壹玖的“迷你酒吧”最近還進駐核心商圈的4家好德便利店,也有小食供應。

這種“西餐+”的消費新場景不僅為零售品牌帶來曝光度,還實實在在地提升了營收。以前灘太古裡的MUJI餐飲為例,中午時分這裡經常滿座,不少顧客還需要排隊等位。MUJI餐飲的客單價六七十元,是很多白領的“工作日食堂”。正是換季的時候,夏裝出清,秋款上新,顧客吃完飯再去一旁的零售區域“買買買”。

“MUJI在上海共有53家門店,我們的前灘太古裡店、淮海755店、天安千樹店、百聯ZX造趣場店均附設了餐廳區域,餐飲不僅能借助零售的人氣提升自身的曝光度,也能對零售起到很好的引流,形成良性循環。”MUJI有關負責人說,在新的市場形勢下,他們正在加速門店升級改造,開設更多滿足一站式消費需求的大店,會成為企業未來努力的方向。

夏雨認為,“未來,隨著‘西餐+’模式的持續深化,西餐將更緊密地嵌入‘吃游購娛’的都市生活全鏈條,成為上海商業活力與創新力的生動注腳和宜居宜業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衛群 見習記者 高晨輝)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