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長假點亮上海,2548.5萬人次游客來滬

觀高端賽事、賞文博展演、逛國潮古鎮,2548.5萬人次游客來滬
長假點亮上海,“體驗感”拉滿
10月7日,游客在上海奇跡花園欣賞煙花秀。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國慶中秋雙節疊加的8天長假,上海文旅市場以一場“供需兩旺、業態多元”的文旅商體展融合盛宴,交出一份亮眼的民生與經濟答卷。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顯示,長假期間本市共接待游客2548.5萬人次,同比增長19.74%﹔賓館旅館平均客房出租率63.70%,較去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文旅消費活力扑面而來。
多元節慶引領假日消費
這個長假,上海以文旅商體展深度聯動為核心,打造一系列高能級節慶活動,為假日消費搭建起豐富多元的新場景。
10月6日,為期93天的第36屆上海旅游節圓滿落幕,其創新的“一節兩季”模式持續釋放消費動能,最終帶動全要素旅游消費突破3000億元,成為拉動城市消費的“強引擎”。同期舉辦的第十二屆復興藝術節、長灘藝術節、2025外灘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茶文化旅游節等活動,巧妙地將非遺、藝術等文化元素融入商圈,打造出兼具煙火氣與藝術感的文旅體驗場景,讓市民游客在逛街購物時,便能沉浸式體驗文化的獨特魅力。
體育賽事同樣為假日添彩。2025上海勞力士大師賽、上海國際馬文化周、2025上海賽艇公開賽、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等高端賽事,構建起“觀賽+體驗+文旅”的全鏈條消費模式,不僅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體育愛好者,更有效拓展了文旅消費的邊界。
各大重點商圈好戲連台,逛游、逛吃節目豐富。“最虹橋”嘉年華、“愛購普陀,惠聚盛典”和“上海之夏”青浦金秋購物季等活動參與性與體驗感拉滿,進一步釋放文旅商融合的消費潛力﹔浦東前灘31的太隱生活節、黃浦區HAI550的“丑衣服市集”、虹口區今潮8弄的“東西食力”美食市集、楊浦區大學路的限時步行街市集,以年輕化、個性化的玩法,為市民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沉浸體驗。
文博展演打造“文化磁場”
假日期間,上海各大文博場館與演出場所化身“文化磁場”,以高品質展覽與沉浸式演出,提供“可看、可賞、可參與”的文旅體驗,既聚集了人氣、帶動關聯消費,也彰顯出上海兼容並包的城市氣質。
10月7日,市民陳女士趕在長假尾聲和家人打卡浦東美術館奧賽博物館大展,在一樓文創商店,陳女士買下一組大中小組合環保袋。“文創商店人很多,毛絨挂件、冰箱貼和書簽很受歡迎。我還帶著孩子特地去美術館頂層的觀景台看了看,發現觀景台旁邊的餐廳早就客滿了,沒想到文博場館這麼火!”
長假期間的上海,2025西岸文化藝術季·秋冬系列活動拉開序幕,上海博物館東館的《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華彩六盤:寧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帶領觀眾探尋古代文明的奧秘﹔世博會博物館的《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上海天文館的《大器星成——上海天文館隕石文化展》等展覽,覆蓋歷史、藝術、天文等多個領域,讓申城成為假日裡的“文化打卡高地”。
演藝市場同樣熱度爆棚。上海旅游節與上海國際藝術節聯袂推出的“城中交響 藝享南西”專場演出,許忠執棒的大型戶外交響合唱音樂會《布蘭詩歌》,為市民帶來震撼的聽覺盛宴﹔上海大劇院上演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威爾第歌劇《奧賽羅》及巴伐利亞國家管弦樂團音樂會,盡顯高雅藝術魅力﹔徐匯區西岸夢中心的德國輕喜偶劇《西部牛仔》,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的免費音樂會、泡泡秀、露天電影等,滿足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文化需求,讓假日充滿藝術氣息。
古鎮鄉村成打卡“新寵”
8天長假中,上海的古鎮與鄉村以創新玩法吸引市民游客實地體驗,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打卡“新寵”。
古鎮古街刮起“國潮風”。嘉定南翔國潮大會融合文創、非遺、動漫等多元業態,推出“千桌萬人小籠宴”,讓游客在品嘗美食時感受國潮文化﹔青浦朱家角古鎮沉浸式文化季通過非遺展演、戲曲新唱、新民樂演奏,將深厚文化底蘊轉化為可感知的旅游產品﹔鬆江泗涇古鎮的“泗涇FUN肆玩”、金山楓涇古鎮的“8天狂歡”、奉賢青溪古鎮的“青溪映滇韻·國潮慶華誕”主題集市、浦東新場古鎮的“南山雅集秋游會”,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碰撞出別樣火花,吸引大批年輕游客前來“打卡”。
郊野鄉村則成為市民逃離都市喧囂、親近自然的首選地。浦江郊野公園的“美好上海·花園生活節”、長興島郊野公園的“橘夜星河·樂動長興”農文旅活動、嘉北郊野公園的稻草文化節、漕涇郊野公園的“風從東方來”國慶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自然體驗。
此外,奉賢旅游風箏會、浦東花木露營節、楊浦都市森林狂歡節、青浦練塘茭白節、崇明瀛東鄉村生活節、鬆江辰山自然生活節等活動將自然生態與休閑體驗完美融合,為市民游客提供了眾多兼具休閑趣味與本地風情的假日新選擇。
光影點亮“頂流打卡地”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上海全市公園接待游客約68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了約12%﹔全市景觀照明開啟重大活動模式,16個上海國際光影節分會場1185場活動點亮浦江兩岸。
為豐富節日期間市民游園體驗,滬上公園精心策劃了各類主題游園活動。上海動物園第十三屆蝴蝶展吸引親子家庭,20余種上海鄉土蝴蝶展現上海的生物多樣性﹔上海古猗園非遺文化月以數字光影、實景戲曲、沉浸互動與現代美育為亮點,帶領游客走進明代園主葉錦的世界,體驗非遺技藝的創新表達﹔上海濱江森林公園樂享節、上海植物園尋秋文化節、辰山自然生活節、共青森林公園都市森林狂歡節等活動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
10月2日是8天假期中的游園客流高峰日,當天約有97.5萬人次市民游客前往公園綠地歡度假日。
第二屆上海國際光影節以“點亮上海”為主題,光影科技與城市地標碰撞,為海內外游客和市民呈現了一場“沉浸式體驗、全視聽享受”的視覺盛宴,外灘、豫園等多個分會場更是成為假日裡的“頂流網紅打卡地”。
根據零點有數科技基於運營商信令數據測算的客流數據,9月29日至10月4日,靜安國際光影展活動覆蓋區域客流累計達371.43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9月29日至10月4日,南京西路商圈光影場域及商圈漫步聯動商業綜合體接待游客204.8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2.1%。其中,靜安公園接待游客59.14萬人次,同比增長14.08%。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李寶花 陳璽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