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喚醒城市記憶 百年海關大樓首次對市民游客開放

2025年09月29日09:35 |
小字號

鐘聲跨越時空 喚醒城市記憶

百年海關大樓首次對市民游客開放

昨天,202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黃浦展區在上海海關大樓開幕。未來兩個月,市民游客可以通過預約,走進海關大樓一至三層,參觀展覽並一睹海關大樓內部風採。這也是海關大樓百年來首次對市民游客開放,位於外灘“第一立面”的優秀歷史建筑至此已全部對外開放。

本次黃浦展區以“外灘光年·時空回響”為主題,外灘作為城市發展與未來更新的重要載體,以“光年”呼應外灘建筑群的空間延展與百年金融史的時間厚度,用“回響”巧妙聯結《東方紅》鐘聲所承載的集體記憶,形成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在海關大樓內部,主辦方通過多維度的藝術呈現和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個沉浸式、互動式的展覽空間,包含江海關XR、時空原點、海關記憶、城市更新、建筑修繕等五大展項。

走進一樓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廳中央的時空原點,其白玉蘭裝置與鐘樓旗杆位置對應的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地理原點坐標,即北緯31º14'20.38"、東經121º29'0.02"。舉頭可見穹頂壁畫,為八角形藻井設計,八面各有一幅用一萬多顆天然色彩馬賽克鑲嵌而成的帆影海事壁畫,工藝精湛,十分驚艷。一層大廳特別設置海關大樓記憶留存處,記憶之窗、記憶膠囊、記憶留聲機等裝置,共同構成海關記憶展項。

在三層電梯間及二、三層樓梯轉角處,主辦方設置了建筑修繕展項,通過海關大樓建筑模型、“海關鐘聲”沉浸體驗區、海關大樓年表與圖紙、建筑材料工藝展示等,建立觀眾與建筑的對話。聚焦外灘城市更新實踐,通過在三層大廳放置藝術裝置、影像、圖文、模型等多種媒介,呈現外灘街區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成果。外灘更新意見征集裝置廣泛吸納公眾對外灘未來發展的建議與期待。

江海關XR展項位於海關大樓三層,將數字技術與藝術美學緊密結合,帶領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外灘的歷史、現在與未來,感受海關大樓這座歷史建筑所承載的城市記憶與精神力量。

黃浦區規劃局負責人說,正式落成於1927年的海關大樓即將迎來百年大修,賦予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黃浦展區特殊的歷史意義與人文溫度。通過沉浸式觀展體驗,喚醒公眾與這座承載城市記憶的建筑之間的情感聯結,使公眾得以在海關大樓修繕前共同見証其時代變遷,進一步加深公眾與這座歷史建筑的情感聯結,並期待它修繕后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回歸大眾視野。與此同時,以展覽為載體,與公眾深入探討海關大樓及周邊區域的有機更新與功能重塑,凝聚社會共識,實現歷史保護與當代生活的融合。

如何預約觀展?

關注“黃浦規劃資源”公眾號,在對話框欄點擊“藝術季—參觀預約”,即可跳轉至預約界面。預約通道每日10:00開放,每個微信號一次僅可預約一位觀眾,整個展期內每位觀眾可預約兩次。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唐燁)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