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美市集:激活街區治理,點燃社區煙火

在上海徐匯區楓林街道宛南街區,今年創新推出的“宛美市集”黨建品牌正悄然改變著街區面貌。它不僅成為商戶和居民之間的橋梁,更以黨建為樞紐,激活了社區消費,推動了街區治理的良性發展。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黨支部通過大走訪記錄了商戶的不少訴求,包括線下客流銳減、線上推廣成本高、缺乏參與社區活動的渠道等。”宛南街區書記彭淑勇說道。
這些反映最迫切的需求,關乎著商戶的生存發展,也影響著街區及街道的營商環境。因此,黨支部迅速將解決商戶需求提上重要日程。
宛南街區黨支部頭腦風暴
在一場主題為“市集經濟賦能小微主體”的頭腦風暴中,大家群策群力,深入探討了諸多關鍵問題,如“人流量如何集聚”“商戶如何報名”“黨建如何賦能”“場地如何設置”等。
“黨建+市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市集。市集展示的產品要充分考慮街區的特色及時令節氣,以及黨建單位的產品和服務。”經反復研討、集思廣益,宛南街區黨支部最終決定以黨建為引領,搭建整合街道所有商戶和企業資源、激活社區消費的公共平台,取名為“宛美市集”。
“春楓十裡 宛美生活”攤位
“春楓十裡 宛美生活”攤位
2025年1月15日,恰逢新春佳節,首場“春楓十裡,宛美生活”新春年貨節在宛六居民區推出。這場活動匯聚了雙峰菜場的特色果蔬、聯華超市的年貨專區,還引入非遺剪窗花、寫春聯等文化體驗。熱火朝天的市集當日吸引居民百余人次,帶動商戶日均銷售額顯著增長。此次嘗試盤活了街區與社區資源,也讓楓林街道黨工委看到了“黨建+市集”模式的潛力,決定在整個街道試點推廣。
宛美市集“清涼一夏”市集
楓林街道轄區內共有沿街商戶、企業2200余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其中經營生活服務類的商戶達725家,佔總商戶數的三分之一。宛美市集搭建的展示和銷售的平台,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街區的溫度。
宛美市集,稚慧視界攤位
稚慧視界老板娘說:“通過參加市集活動,不僅幫助居民初步篩查了眼部問題,還建立了與居民的信任關系。”活動結束后,有居民會主動到店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配鏡,生意迎來轉機。該店老板朱先生還遞交了入黨申請,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靜安面包房的汪女士表示,市集活動帶來了新客流,進而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增強了繼續經營的信心。
宛美市集的多次舉辦,離不開多方資源的整合。街區黨支部不僅邀請了龍華醫院、司法所、平安禁毒、四建集團地久保安黨總支、東安路郵局等共建單位參與,還通過黨建服務中心、生活盒子等平台進行宣傳,確保活動信息覆蓋到每一個社區居民。
宛美市集,龍華醫院攤位
龍華醫院作為市集的常駐共建單位,先后為居民提供了香囊制作、穴位敷貼等特色服務。龍華醫院行政第一黨支部書記、社工部主任黃景山表示,通過市集活動,醫院不僅展示了中醫藥特色,還增強了與社區的聯系,提升了居民對中醫藥的認可度。
如果說,消費者爆棚是因為精准對接、宣傳深入。那麼,調動商戶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則源於街區黨支部的激勵機制。
慰問環衛
“我們主動邀請商戶參與街面治理融入社區建設。”彭淑勇表示每次市集后,街區都會評選出樂於為環衛工人提供休憩場所的熱心商戶、積極參與社區公益的企業代表等,為他們頒發榮譽証書,通過良性循環,提升街區治理水平。此外,市集中所獲部分收益反哺社區,資助孤老關愛、夏日慰問等項目。
為確保市集的長效發展,街區黨支部還建立了回訪機制,及時了解商戶的經營狀況和居民需求,通過調整活動方案,確保活動達到預期效果。
如今,宛美市集已成功舉辦四場,累計吸引居民人流量近兩千人次,獲得了居民朋友和商戶企業的一致好評。據悉,市集雙月舉辦一場,全年計劃完成6場活動,每場輻射服務20個住宅小區,實現對街道92個小區的全覆蓋。
雙峰路反水實地勘察
以市集為觸點,宛南街區累計發現收集“兩企三新”問題訴求36個,已解決35個。其中,包括雙峰路反水問題及宛平南路店招漏水問題等。
在楓林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宛美市集成功激活了街區治理的新引擎。如今,街區煙火氣升騰、活力涌動,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凝聚合力、以市集惠澤民生的新路徑,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鮮活樣本。(宛南街區黨支部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