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陳吉寧:以打頭陣當尖兵的奮斗姿態,在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勇立潮頭

爭當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先行者

為復旦大學師生代表作形勢與政策報告,要求注重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

2025年09月29日09:08 |
小字號

■重點圍繞科技創新主題,從國家戰略、上海使命、大學責任等三個方面同復旦師生代表作了深入交流

■推動高校圍繞辦學定位,把加強與產業界的協同作為提高整體創新能力和效率的關鍵,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更多技術路線選擇中比選尋優、動態糾偏

■更加注重創新價值、能力、貢獻導向,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承擔顛覆性技術創新任務,讓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市委書記陳吉寧昨天上午在為復旦大學師生代表作形勢與政策報告時指出,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青年是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以打頭陣、當尖兵的奮斗姿態,爭當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先行者,在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勇立潮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在近兩個小時的形勢與政策報告會上,陳吉寧重點圍繞科技創新主題,從國家戰略、上海使命、大學責任等三個方面同復旦師生代表作了深入交流。陳吉寧指出,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中央在每個歷史時期對科技事業發展作出重要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為什麼建設科技強國、什麼是科技強國、怎樣建設科技強國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下,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科技強國建設站上了新的更高起點。

陳吉寧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科技創新寄予厚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賦予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為新征程上深化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我們正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緊盯關鍵和裉節,狠抓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聚焦實現全過程創新,持續攻堅突破。著眼提高基礎研究的整體效能,加快建設基礎研究先行區,引導開展高風險高價值研究,建立健全健康的學術交流制度、學術評價體系和學術文化,持續深化高效的資源配置機制,探索走出選人、選題、評價及配置科技資源的科學路徑。推動高校圍繞辦學定位,把加強與產業界的協同作為提高整體創新能力和效率的關鍵,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更多技術路線選擇中比選尋優、動態糾偏。以新型研發機構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帶動高校進一步明確在創新鏈的定位並不斷優化調整。支持探索以項目經理人為主責的科研項目管理體制,強化項目布局的敏捷性,建立全鏈條孵化機制,強化全要素配置,為科技創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撐。

陳吉寧強調,長期以來,復旦大學始終與上海同頻共振、雙向奔赴,為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要以建校120周年為新起點,共同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支持復旦大學堅定追求卓越,不斷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結構和能力素質的需求,培養一代又一代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在國家創新布局中找准定位、厚植特色,不斷對標對表、優化調整,引導教師把更多時間、精力和熱情放在學生身上。要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聚焦推動學術研究向基礎性、戰略性導向轉變,深化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破解制度性障礙。以科學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加速科學發現,培育更多復合型人工智能人才。要持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人才引進和培育的大文章。更加注重創新價值、能力、貢獻導向,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承擔顛覆性技術創新任務,讓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陳吉寧強調,復旦大學有著深厚的紅色基因,有著科技報國的光榮傳統。要注重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講好科學家勇攀科技高峰、矢志報效祖國的故事,引導學生懷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增強國之能,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努力在新征程上挺膺擔當。要深化學風建設,弘揚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引導師生更加專注於科研、醉心於學習,坐住坐穩“冷板凳”,專心致志做學問、做好一件事,在把個人奮斗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更好實現人生價值。

市領導華源、解冬,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出席報告會。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張駿)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