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間藝術成果展開幕 4.8米高剪紙巨塔亮相

上海民間藝術成果展開幕
4.8米高剪紙巨塔亮相
昨天,以“萬物之色,民藝新生”為主題的第六屆上海民間藝術成果展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開幕,展覽理論研討會暨大都市民間文藝協作聯盟交流活動同期舉行。
此次展覽分五大板塊:“至境”匯聚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民間藝術家的代表性創作,呈現當代民間藝術的高度與廣度﹔“雅器”聚焦江南文人生活中的紫砂壺、文房等器物,展現其作為生活實用品與文人審美象征的雙重價值﹔“工巧”集中展示木雕、玉雕、蛋雕等精湛手工藝,體現匠人執著專注的技藝傳承與藝術巧思﹔“民韻”匯集崇明土布、赫哲族魚皮衣、惠山泥塑等作品,呈現濃郁的地域特色與民間生活美學﹔“新生”則聚焦當代民藝的創造性實踐,展現傳統與現代融合所帶來的新生活力與未來潛能。
除五大主題板塊,展覽還特設兩個分展:“上海青少年藝術創作展”集中展示本市青少年在繪畫、設計及民間藝術等領域的創作成果,助力年輕一代在傳承中創新文化之美﹔“女攝影師鏡頭裡的女非遺傳承人影像展”以女性視角聚焦非遺女性傳承人,展現她們在技藝堅守與日常實踐中的獨特力量與文化價值。
展覽現場,一座4.8米高、直徑1.5米的剪紙巨塔惹人注目。這是藝術家李守白和女兒李詩憶聯手打造的大型當代剪紙藝術裝置《乾坤·東方力量》,以鏤空剪紙立面演繹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採用新中式撞色理念,交織柔和的光影照射。該六邊形高塔全部用榫卯卡槽拼接,頂部與底座通過鏡面構成無限反射系統,觀眾探入時可見內部白色五行畫面鏡像重復和延伸。
策展人黃琦珺介紹,本屆展覽在兩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參展作品數量創歷屆之最,共匯集出自173位作者之手的208件作品﹔二是展覽形式更為多元,不僅邀請知名藝術家參與,更融合青年藝術家與青少年的藝術創作,既彰顯民間藝術的當代創新,也預示其傳承活力。
本屆展覽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上海市寶山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展覽將持續至12月,免費向公眾開放。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施晨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