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腳步丈量大地,上海網絡文學作家再赴新疆喀什

近日,“2025七貓文化潤疆——網絡作家新疆行”活動在喀什舉行。
聚焦歷史遺跡、非遺傳承、特色產業、市井生活與援疆實踐五大主題,作家們實地走訪喀什地區下轄的喀什市、澤普縣、葉城縣、麥蓋提縣、疏附縣等地,參觀喀什古城、高台民居、西夜迷城遺址、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N39°沙漠等景區和新疆棉加工廠、核桃加工廠,體驗非遺樂器制作、逛牛羊巴扎等特色活動,並向當地讀者捐贈圖書,讓書香跨越山海。
七貓是上海第一家參與“文化潤疆”的網絡文學企業,去年9月首次舉辦“七貓文化潤疆——網絡作家新疆行”活動,今年,“2025七貓文化潤疆——網絡作家新疆行”再次啟程,招募10位七貓中文網簽約作家、8位縱橫中文網簽約作家前往上海對口支援的喀什地區,開展為期八天的深度採風之旅。
喀什牛羊大巴扎是亞洲最大的活牲畜交易市場,也是古西域貿易文化的活化石,每逢周日開放。作家們一走進大巴扎,就被“牛山羊海”包圍了。他們駐足於牲口交易區,觀察當地活畜交易習俗,商販們用深深的握手以示成交,充滿儀式感。採風首日,作家們就體驗到南疆最地道的市井煙火氣。
在疏附縣的中國新疆民族樂器村,作家們逐一認識了艾捷克、熱瓦普、都塔爾等十余種維吾爾傳統樂器。聆聽了一曲都塔爾演奏后,親手制作熱瓦普。從打磨琴身到調音試弦,網文作家“漫步雲端”感慨道,“手指撥著琴弦,彈出第一個准音時,好像親手喚醒一段沉睡的木中靈魂——每一根弦的調試都是為古老音色注入新的生命。”
在葉城縣美嘉食品加工廠,作家們觀摩了核桃的篩選與晾晒流程,還步入田間,揮杆打落樹梢的青皮核桃,體驗豐收的喜悅,感受“中國核桃之鄉”葉城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
抵達葉爾羌河畔的澤普縣后,在澤普縣文體中心國學書院開展的“七貓文化潤疆”實體書捐贈儀式上,七貓向澤普縣捐贈了240余冊圖書,包括《漠上青梭綠》《垂直起飛》《尖鋒》等優秀現實題材作品,以及《中意你》《梨園醉夢》《你是我的萬千星辰》等優質網絡文學書籍,部分作品的作者也來到現場與讀者交流。
當天下午,作家們走進澤普縣第四中學,見証“七貓文化潤疆”校園行捐贈儀式,並與學校師生交流。七貓為澤普四中的孩子們精心挑選了“劍來”中性筆等文具用品,超過1000份文具包為當地學生送上實實在在的“學習禮包”,助力孩子們執夢想之筆書寫未來。
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南道重鎮葉城縣,七貓向葉城縣昆侖國學書院、葉城縣圖書館捐贈圖書230余冊,包括《騰格裡的記憶》《大國盾構夢》《月照新河》《尖鋒》等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和《中意你》《你是我的萬千璀璨》等優質網絡文學書籍。白馬出涼州、顧天璽、二喜作為作者代表,參與儀式。作家們對自己的作品被收入葉城縣國學書院深感榮幸,白馬出涼州說:“希望我們的作品能成為一扇窗戶、一座橋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