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三座小島,成“滬西第一村”發展新底牌

2025年09月04日09:3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這裡禁止機動車上島,我們鋪設了大面積草坪、種了很多樹,未來這裡是個‘鳥島’,‘觀鳥+露營’將是這裡的主要業態﹔隔壁兩個島都已完成魚塘養殖戶騰退、填土工程、污水納管等基礎工作,騰出的建設用地虛位以待。”帶著記者通過只能步行的水韻橋登上東島,青浦金澤沙港村黨總支書記陳金鳳難掩激動。

沙港村位於上海與江蘇交界處,南鄰大觀園、東近澱山湖、西接周庄古鎮,3平方公裡村域內綠廊貫穿、水波瀲灩,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素有“滬西第一村”之譽。自然環境雖好,但因位置偏僻,村庄發展長期滯后,村內東、中、西三座小島更是撂荒多年。

近年來,通過市級土地整治項目,沙港村面貌煥然一新,不少閑置地塊得到盤活,三座撂荒小島也有了新定位,未來將分步推進產業落地,助力村庄發展駛入快車道。

“怎麼都弄不好”的村迎來新機遇

2012年,陳金鳳來到沙港村工作。她告訴記者,當時的沙港村如同一個天賦極好但不知利用的后進生,各方面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沙港村位於澱山湖水資源保護區源頭,村內田野參差錯落,資源稟賦極佳,“底子”很好。村子所處的金澤商榻區域,素來是“商人下榻”之處,不缺人流和商賈。但此前長期缺乏科學規劃和資源整合,導致村子發展滯后。

“我剛到村裡時,村裡產業很熱鬧,但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的小作坊,如服裝廠、五金廠、織帶廠、鉛筆廠、皮鞋廠等,經濟效益不高,而且比較‘小散亂’。違法建筑也很猖獗,馬路邊到處都是,還有水系邊也都被小商戶圈起來造了運黃沙水泥的小碼頭,一眼望去,烏煙瘴氣。”陳金鳳對記者回憶。

村民們對沙港村一度也不抱希望。“這裡實在太偏遠了,我們常說‘從新港到沙港,時間跑光’——從金澤東南角、靠近青西郊野公園的新港村到金澤西北角的沙港村,有近30公裡路程,要繞過半個澱山湖。這麼偏遠的村子,能有啥發展機會?當時我們覺得,這裡怎麼都弄不好了。”有村民告訴記者。

不過,這個“怎麼都弄不好”的村子,也迎來了發展機遇。2015年前后,借助整治違法用地的契機,村裡把宅前屋后、馬路邊、水邊的違法建筑全部拆除,村庄面貌得到整體提升。到了2021年,金澤鎮市級土地整治項目獲上海市規資局立項批復,次年在沙港村正式開工。

騰出資源引來全新業態

市級土地整治項目從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生態環境和村庄改造等方面,對沙港村進行了全方位提升,帶來全新田園風光和宜居環境的同時,也為后續產業升級打開空間。

陳金鳳告訴記者,項目竣工后,全村新增耕地面積約365.25畝,新增耕地率約8.36%,原先破舊分散的農田被規整成大規模連片良田,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另外,田間生產道路、樹林河流等自然景觀也得到了完善提升,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態功能。”

借土地整治的契機,沙港村還盤活了村內舊皮鞋廠所在閑置地塊,引入華之門資本,建設了“容居·沙港”精品民宿。

走進“容居·沙港”,滿院綠植呈現出江南水鄉韻味,竹竿整齊排列,構筑出一片自然屏障,斑駁的陽光營造出詩意氛圍。“這裡總投資約1500萬元,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配有11個房間,包括9個loft和2個套房,每間客房都配備獨立的露天小院。”項目運營負責人肖艷平介紹,除了民宿之外,餐飲、露營、運動康養等多種業態也被分批導入。

社會資本進入沙港村后,盤活閑置資源的同時也為村集體帶來了租金、稅收等收入。為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幫助村民找到合適的項目,沙港村成立了上海聯沙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從村民手中租賃閑置宅基地后統一規劃,為后續發展特色民宿片區提前布局。“目前,我們成立的公司已租賃村民閑置住宅近十棟,平均單棟年租金約2萬元,每五年租金還有一定幅度的增長。”陳金鳳說。

三個生態島各有全新定位

土地整治項目推進過程中,沙港村內三座長期撂荒的小島也有了新定位。

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東島、約1.7萬平方米的中島和約3.2萬平方米的西島,是沙港村內的三座自然島嶼,均位於澱山湖支流——急水港中。村民陳家育說,在20世紀70年代,沙港村村民會撐著船過河,到島上進行耕種。不過隨著時代更迭,三個小島逐漸雜草叢生,隻留下帶著鄉愁的撂荒地。

依托急水港的優質水資源,在土地整治項目支持下,沙港村已完成對東、中、西三個獨立島嶼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未來,三島將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其中,不能通車、只能步行上島的東島被定位為鳥島,將成為“百鳥森林”。“這裡不僅有江南水鄉的底色,還有豐富的野生鳥類資源,戴勝、白頭翁、水雉、珠頸斑鳩等都是常客。我們將維護好島上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為各種鳥類打造棲息、繁殖、覓食的自然家園,也為村民游客提供高品質休閑空間,未來將導入‘觀鳥+露營’業態,讓鳥島成為沙港文旅的新流量入口。”陳金鳳說。

中島被定位為長三角數字康養島,將建設現代化的康養設施,產業方向以運動健身、數字化健康服務、本土綠色食品種植銷售為主。西島則是“留白”的戰略空間,已完成魚塘騰退工作,目前是一片平整、無歷史遺留問題的土地,有一定的建設用地指標,時刻准備導入優質項目。

“土地整治項目竣工后,來打聽三個小島業態定位的社會資本明顯多了,也有不少人表示出了合作開發意願。我們會優中選優,嚴選落地項目,讓‘好風景’逐步帶來‘新經濟’。”陳金鳳表示。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