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我在社區做“副業”,“社區合伙人”激發自治活力

2025年08月28日16:09 |
小字號

夏日的一個夜晚,嘉興路街道“樓下坐坐”環瑞虹共享會客廳裡,美妝課老師巧巧一句“大家都很美了,可以去約會了,希望下季再見!”為“瑞虹友鄰社青年夜校”首季畫上輕快句點。十二周時光,四門課程,數位“瑞老師”默默付出,與72名學員共同編織了一段關於青春與鄰裡的奇妙敘事。這僅僅是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社區合伙人”志願行動的一抹縮影——在這裡,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正將個人專長轉化為服務鄰裡的“副業”。

在瑞虹新城這片匯聚“三高”人群的國際化社區,居民對服務精細化的需求日益凸顯。如何喚醒這一群體的自治熱情?嘉興路街道以“樓下坐坐”共享會客廳為基地,在街道黨組織的推動下,通過專業社會組織“瑞鄰社區營造發展中心”穿針引線,孕育出“社區合伙人”這一創新模式。不少黨員主動加入其中,成為連接居民與社區的橋梁,讓居民從公共服務的“消費者”蝶變為“共創者”。

“興探計劃”:讓青年能人各展所長

“社區合伙人”計劃首先瞄准社區中的“隱形高手”。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興探計劃”,一批散布在社區各個角落的青年能人達人被發掘聚合。

項目精心設計了20余種契合青年興趣的社區“崗位”,瑞虹友鄰社合伙人朱老師就是其中一位。她在慶陽居民區黨總支支持下,聯合瑪格蘿妮比薩屋推出《咖啡香裡話黨史》,將咖啡知識與黨史故事結合,講述革命年代黨員在咖啡屋開展秘密工作的往事,還設計了黨史問答贏咖啡的互動環節,讓參與的居民在輕鬆氛圍中加深對黨史的了解,這場活動也成了“社區崗位”創新的好例子。

據悉,項目以“青年經紀人”視角構建培育體系,為每位能人建立專屬檔案,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成長路徑。經 “環瑞虹社區青年合伙人訓練營” 孵化,這些青年能人不僅獲得項目化“接單”能力,更逐步走上廣闊舞台,有的成為街道 “明星合伙人”,有的甚至擔任居民區黨總支兼職副書記、居委兼職副主任等“第二梯隊”職務,實現從社區參與者到治理引領者的躍升。

社群培育:從興趣圈到治理圈

“社區合伙人”同樣注重對在地青年社群的深度整合與培育。“瑞鄰社造”作為專業“服務中樞”,以敏銳的洞察力梳理區域內散落的各類社群資源,通過有機聯結與精准賦能,將這些原本獨立的興趣團體與基層治理需求緊密結合,為其注入持續生長的蓬勃動能。

“瑞虹跑聯+”完成社會組織備案,成為社區活力符號﹔“嘉興素人音樂社”讓平凡生活有了動人旋律﹔“環瑞虹居家好物分享會”則將生活智慧沉澱為鄰裡溫情。當街道需要推進文明創建、社區議事或志願服務時,這些植根本土的社群即刻釋放強大動員力與專業勢能,高效助力基層治理。

副業價值:從為愛發電到多維共贏

“我們不吝於將政府主導的公共產品在地化過程操作成激發友鄰信任生態的觸媒。”正如發起者所言,“社區合伙人”的精髓在於三重轉變:居民從評價者成為供給者,個人技能轉化為高效志願服務,志願服務更與個人發展深度綁定。

這些“副業”不僅是熱愛的延伸,更悄然拓寬著人生邊界。當志願服務與情緒價值、社會認同乃至潛在的本地創業機遇相融合,“為愛發電”便升華為可持續的“多贏”模式。瑞虹跑聯的正式備案與“交個瑞友”欄目的品牌孵化,正是這一邏輯的生動實踐。

社區治理的深化之道,在於真正激活居民的主體意識與自治能力。“社區合伙人”計劃正將青年才智與社區需求編織成一張充滿韌性的共治網絡。當每個居民都能在社區中找到施展所長的“副業”坐標,基層治理便擁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來源:上海虹口)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