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今年1-7月上海已受理6449件專利申請,平均授權周期縮短至3個月

2025年08月22日13:58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8月22日電 (記者龔莎)記者從8月21日舉辦的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政府開放月”活動上了解到,今年1-7月,該中心共收到預審案件6947件,受理6449件,合格4911件。累計受理專利預審案件數量13700余件,已有超過1萬件的專利申請通過上海保護中心預審合格后進入國知局的快速審查綠色通道,發明專利平均授權周期從2至3年縮短至3個月。

據介紹,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於2023年2月正式運營,主要職能是面向新材料和節能環保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於一體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下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上海分中心、上海市知識產權民事糾紛專業調解委員會等,圍繞上海先導和重點產業開展專利導航工作。

當日下午,30多位企業代表和市民代表走進中心,實地了解上海知識產權事業改革發展現狀和專利預審等惠企政策服務。在知識產權宣傳展廳,公眾代表聆聽了講解員的介紹,通過實物模型和圖文展示了解上海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等方面探索足跡和創新舉措。隨后,大家又參觀了受理窗口、口審庭、調解室等功能區域,了解專利預審服務、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和行政調解、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等重點工作。

座談交流會上,上海保護中心詳細介紹了中心職能、服務范圍及專利預審服務的條件、流程等。同時,重點介紹了專利預審服務為企業打開創新發展“綠色通道”的典型案例。公眾代表們結合自身在專利申請中遇到的問題踴躍提問,與工作人員深入溝通,在討論中進一步加強對專利預審等服務項目的認識,拓寬知識產權工作新思路。

活動中,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知識產權負責人王露告訴記者,知識產權的體系化管理、布局、保護與運營始終是企業戰略規劃的核心,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專業服務則為企業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筑牢了關鍵根基。

“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的專利預審服務,幫助解決了創新型企業在技術迭代快、市場窗口期短背景下的知識產權保護效率問題。”王露介紹:“通過‘一網通辦’的便捷備案通道,我們僅用7個工作日就完成全流程備案﹔預審環節的精准審查與快速響應機制,更使專利授權周期較傳統流程大大縮短,目前我司發明專利最快一個月實現了授權,讓企業的核心技術能以最快速度獲得法律保護。”

截至目前,該企業圍繞硬件、算法、軟件領域已申請專利近90件,其中30件通過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預審通道提交,23件已正式獲得授權。這些專利不僅是技術領先的証明,也是保護中心預審服務幫助我們將技術優勢固化為市場競爭力的直接成果。

上海同馭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知識產權主管邢益維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創新成果亟需獲得知識產權保護。通過保護中心的專業服務和指導,企業大幅縮短了專利授權周期,平均縮短至3到6個月。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預審支持、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培訓,使得同馭的研發創新成果快速獲得保護,避免了技術成果的流失並消除可能對市場先發地位的不利影響,同時,從鼓勵創新角度,刺激研發工程師的創新積極性,加速了對核心技術難點的突破,為同馭汽車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寶貴的先機。

當前,上海持續健全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以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浦東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兩翼”,推動在臨港、黃浦、靜安、普陀、楊浦、鬆江等6個地區建設首批保護中心分中心,讓知識產權保護的“觸達”更快速。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先導產業,上海創新設立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委員會,讓技術支撐能夠更快響應產業所需。

下一步,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將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政府開放活動,切實增強政民互動、政企互動的質量和實效,讓“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文化理念蔚然成風。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