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2025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進入倒計時,上海本土車隊期待“沖”上領獎台

2025年08月26日09:19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9月5日至7日,2025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將再次演繹騎行競速的激情。8月25日,在開賽倒計時10天之際,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探訪了上海本土品牌鳳凰·菲尼仕的全國首家旗艦店FNIX SPACE,對話專業人士,對今年的賽事有了深入的了解。

根據賽程安排,2025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將再次串聯起嘉定、鬆江、青浦、奉賢、南匯五個新城。其中,9月5日嘉定賽段的比賽全長95.3公裡,9月6日鬆江-青浦賽段的比賽全長94.8公裡,9月7日奉賢-南匯賽段的比賽全長94.5公裡,賽道途經各個新城的多個地標,將全方位呈現上海五個新城的城市風光與發展新面貌。

賽道平坦,考驗車手沖刺實力

鳳凰菲尼仕-SCOM-恆翔洲際隊是一支上海本土車隊,作為車隊經理及主教練的李富玉科普了國際自盟(UCI)公路賽的賽事與車隊體系——UCI賽事主要分為世巡賽、職業系列賽、洲際賽。男子職業公路賽車隊也主要分為三級:世巡車隊、洲際職業隊、洲際隊。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在去年首次舉辦的優秀口碑下,今年已順利升級成為UCI洲際賽2.2級別賽事,這也是上海首個躋身UCI亞巡賽的男子公路自行車賽事,標志著賽事正式邁向國際舞台。

車隊主教練李富玉。

李富玉介紹了今年的備戰情況,“去年車隊是臨時參賽,而今年從賽季之初得知賽事升級后,我們就啟動了備戰工作。我們注意到近期上海天氣炎熱,目前正帶領隊員開展耐高溫的專項訓練。”

考慮到環上海賽的賽道較為平坦,今年車隊的參賽陣容充實了幾位實力較強的沖刺車手。李富玉介紹,“比如來自荷蘭的Roy,他此前曾代表荷蘭國家隊參加場地自行車比賽,是一名純粹的沖刺手,非常適合本次的平路賽事。Roy還曾拿到過世錦賽場地賽前三名,實力出眾,我們也期待他能在這次90公裡的賽道上有出色表現。”

談及今年的目標,李富玉希望能夠沖擊領獎台,“今年賽事升級后,各支參賽車隊都非常重視,其中八九支車隊都擁有實力強勁的沖刺手,若想躋身前三,至少需要擊敗5到6支車隊的沖刺手。”

對於三天比賽的短平快節奏,李富玉認為車隊在轉場方面沒有問題,“當前團隊最關注的,是如何對抗其他車隊的實力車手,因此在比賽中會著重強化團隊協作,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戰術。”

不拼裝備,開啟屬於騎行的樂趣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裁薛佳琛是業內專業人士,同時也是騎行愛好者,今年他將參加業余賽。談及對比賽的准備和期待,薛佳琛笑著說:“對我們騎行愛好者而言,最大的訴求就是玩得開心,安全完賽。在上海這樣的環境下,能有封閉路段讓我們毫無顧忌地騎行,十分難得。所以我沒有過高預期,盡情享受比賽就好。”

薛佳琛是業內專業人士,也是騎行愛好者。

雖然騎行的“車齡”不長,但薛佳琛說起騎行門道來很有心得,“騎行很重要的是調整自行車的‘fit’,從握把角度到座椅高度,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精准優化。自行車運動可能是所有運動裡傷害最小的項目,只要姿勢正確,長距離騎行不僅不會難受,還能改善工作造成的腰肌勞損。”

薛佳琛向記者介紹了公路車的細分品類,以及針對不同人群需求的車型選擇。鳳凰菲尼仕-SCOM-恆翔洲際隊使用的參賽車輛採用了UCI認証碳纖維車架,大幅降低整車重量,讓爬坡與加速更省力。同時,車身設計結合了空氣動力學原理,有效減少空氣阻力等。此外,碳纖維可以吸收路面顛簸與震動,加上優化的車架結構,可以進一步提升騎行平穩度與舒適性。

對於想要“入坑”的業余選手,薛佳琛的建議是,“不需要花重金買裝備,一般3000元的車入門,就能滿足很多愛好者的需求了。重要的是享受騎行的過程,而不是單純比拼裝備。”

談及平時訓練,薛佳琛分享了自己的“寶藏騎行地”,“我喜歡去青浦的元蕩湖、太浦河,那邊風景好,騎行起來特別舒服﹔要是想騎短距離,這裡附近的申蘭路、光復西路就很合適,都是騎行愛好者的打卡點。”

業余賽各有特色,聯動文旅商體展

今年除了有多支洲際職業車隊參賽,星光熠熠﹔業余選手也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間。五個新城首次全部設置業余賽,包括個人計時賽、男子及女子精英賽等多元賽事類型。同時,賽事也積極策劃文旅商體展聯動項目,結合業余賽參賽體驗,打造賽事+文旅的系列聯合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9月6日至7日,臨港滴水湖廣場還將舉辦盛大的嘉年華活動,為參賽選手與觀眾提供豐富的娛樂和消費選擇。

2025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項目負責人徐常皓介紹,去年業余賽僅嘉定、臨港兩個賽區,今年擴展至五個區,打造“一區一特色”賽事體系,通過豐富比賽形式給選手更多選擇。自8月中旬報名后,選手參賽熱情高漲,部分組別早早報滿。

五個新城業余賽各有特色。嘉定賽事在上賽場內部舉辦,設男子青少年組與計時賽,賽道全長約5.3公裡﹔鬆江和臨港沿用部分專業賽的賽道,鬆江賽事為挑戰賽與專業賽結合,賽道全長約30公裡,設男子挑戰組(計時賽),臨港則分男子精英組(約54公裡)、女子精英組與大眾挑戰組(約43公裡)﹔奉賢和青浦依托區域優美景色設置賽道,奉賢賽道圍繞“上海之魚”,全長約22公裡,青浦涉及郊野公園等景點,賽道全長約9公裡,均突出風景優勢。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