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沒人維修 滬部分公共設施“有人建沒人管”

健身步道長滿雜草、器材損壞沒人維修
公共設施“有人建沒人管”
健身步道雜草叢生、公園器械出現鏽蝕、社區健身房的跑步機零件鬆動……記者近期在青浦、浦東等區走訪發現,公共文體設施“建起來”后,后續維護機制尚不完善,一些問題因缺乏常態化管理逐漸顯現。
草比人高,淹沒跑道
“草比人還高,跑道和椅子都看不見了。”最近,青浦區居民周先生撥打12345熱線反映,崧澤大道(漕盈路至西大盈橋段)南側綠地處,一片紅色塑膠步道已被雜草淹沒。
周先生有些惋惜地說,健身步道東西長五六百米,建成時周邊居民都很喜歡來,晚上有人散步,白天有人帶孩子或寵物休閑。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綠地入口處雜草高過人肩,部分路燈破損倒地,椅子被雜草覆蓋,步道周邊滿是雜草和泥土,幾乎無法使用。
周先生說,去年相關部門曾派人員修剪,但好景不長。“剪過一次就沒人管了,沒多久草又長了起來。”據了解,該綠地因代建單位尚未正式移交,礙於養護經費和人手問題,導致設施陷入“有人建沒人管”的尷尬境地。
不少社區健身場所也有類似情況。在青浦徐涇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記者工作日上午探訪時看到,不少市民已經在健身房鍛煉。然而,幾名市民卻指著跑步機、啞鈴抱怨:“這些壞了很久了,有的螺絲鬆動,用起來不放心。”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夏陽街道社區市民健身中心,不少市民稱,器材大多數是2018年購置,如今已進入高頻損耗期。即便6月剛做過集中檢修,仍不斷有啞鈴片鬆動、零件鬆脫的問題出現。
公共綠地裡的健身器械也存在養護不足問題。在浦東新區瑞陽路沈梅東路路口的憩園小公園內,有市民反映小公園裡的健身設施破損。記者看到,健身器材有的滾輪缺失,有的零部件鏽蝕。一名常帶孫子來鍛煉的老人說:“公園挺好,老年人來得多,下午還有下棋活動,就是有一些器械壞了沒人修。我們隻好避開,不敢用。”
要“建新”也要“管好”
針對市民的反映,屬地部門紛紛表示正著手解決。徐涇鎮城運中心表示,社區文體中心已聯系修繕人員並緊急採購新器材﹔夏陽街道已對健身器材集中檢修並加固﹔崧澤大道的葛洲壩綠地項目代建單位稱,綠地預計今年10月移交街道,此后由街道負責養護,不過,目前雜草清理工作已先行啟動。
“修是修了,但用不了多久又壞了,還得反復報修。”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有人修,而在於有沒有長效的養護機制,不少市民表示擔憂。
目前,公共文體設施分布在綠地、公園、社區,歸屬部門各不相同。有的由建設單位代建,有的由街道文體中心管理,還有的由公園管養方負責。居民往往分不清楚“誰來管”。一旦出現“移交未完成、責任不明晰”的情況,就容易形成空檔期。一名建設單位工作人員坦言:“設施建起來容易,后續維護卻需要穩定的資金和人力。像健身器材這種高頻使用的設備,零部件損耗不可避免,確實需要常態化巡查和更換機制。”
在制度層面,早有相關規定。《上海市體育設施管理辦法》以及《上海市公園綠地市民健身體育設施設置導則(試行)》明確提出,對超過使用年限的器材設施,各區要制定計劃進行更新,確保器材安全使用﹔區體育部門要統籌協調健身步道及配套設施的管理維護,明確責任單位。
城市更新不僅要“建新”,也要“管好”。這不僅需要街道、社區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及時排查並上報問題器材,也需要明確責任單位,落實資金保障。同時,可開通報修渠道接受居民監督,引導市民共同維護。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王一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