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網紅玩具吸引家長和孩子 但藏安全隱患

憑借獨特設計吸引家長和孩子
“可愛”網紅玩具藏安全隱患
琳琅滿目的網紅玩具憑借獨特的設計創意吸引許多年輕消費者,不少家長也被吸引,買了給孩子玩。但網紅玩具光鮮的外表下潛藏安全隱患,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昨天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使用7種網紅玩具。
“迷你廚房”有五類風險
排在“風險榜”首位的是兒童“真煮”廚房玩具,又稱“迷你廚房”。在網上花幾十元至上百元,就能擁有包括灶台、鍋、刀等在內的幾十種迷你廚具,就連手指大小的油瓶、調料瓶罐都會裝滿了送來。
監管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給“真煮”廚房玩具送出“差評”。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輕化所實驗室主任陳靜茹指出這類產品的四大風險。
首先是加熱源不符合標准要求,部分產品含有酒精塊和點火槍等高度易燃物,容易燒傷或引發火災,不符合玩具安全標准。部分產品含有液體加熱器(電熱爐),屬於家用電器,不應作為玩具給兒童使用。
其次是部分產品未明示可否接觸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等要求,食品接觸用材料及制品應注明“食品接觸用”“食品包裝用”或類似用語,或加印、加貼調羹、筷子標志,否則不應作為食品接觸用材料使用。
第三是部分產品正常使用或合理濫用測試后產生小零件或含小球,但未設警示說明,可能造成兒童誤食。
第四是部分產品中含有剛性菜刀,未設警示說明,可能造成使用風險﹔部分產品圓孔的尺寸及厚度不符合標准要求,可能造成兒童手指受傷。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質檢院國家文教中心抽樣檢驗“真煮”廚房玩具后,還發現有一款帶電部件電壓達到220伏,屬於家用電器電壓,不符合我國強制性標准《電玩具的安全》的要求。
按規定,電池玩具、變壓器玩具或者雙電源玩具,其供電電壓不應超過24伏。如果孩子接觸到裸露的電線或部件,后果不堪設想。
棉花糖機存觸電風險
迷你棉花糖機排在“風險榜”第二位,不少人隻看到它們的“可愛”,忽視了其本質是一台家用電器。
陳靜茹介紹,檢測發現迷你棉花糖機有六類問題,存在觸電、起火、燙傷等風險。比如,電源線規格低於標准要求,兒童能夠觸及的帶電部件缺乏足夠的防護,沒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第三位是磁性筆。其材質以磁鐵為主,除書寫功能外,可利用磁性的原理玩耍。但孩子和家長並不知道,這種磁性筆目前無法歸類,也沒有針對性的產品標准去規范約束,存在嚴重隱患。
近年來,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多次開展磁性筆的風險監測,採集到的所有磁性筆的磁性部件均是直徑較小的小零件,部分產品實測磁通量指數超出《玩具安全 第2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標准規定限值。這類小零件容易被兒童誤吞,加之其帶有高磁通量,很可能對兒童造成腸梗阻或穿孔等傷害。
此外,部分磁性筆的筆套既可沿軸線方向垂直進入直徑為16毫米的環形量規(意味著不夠大),又無通氣孔(意味著空氣流量不足)。若兒童不小心吞食或吸入這類筆套,可能存在窒息危險。
“假水”引誘兒童誤食
其他四種高風險的網紅玩具是“假水”(又稱水晶泥、史萊姆等)、吸水彈(又稱海洋寶寶、泡大珠等)、發光氣球、火漆印章。
“假水”通常由聚乙烯醇(PVA)、硼砂和色素等成分制成,外觀形似飲料或果凍,多裝入“礦泉水”“珍珠奶茶”“可樂”等食品包裝造型瓶中售賣,極易讓兒童誤食,引發傷害事故。
吸水彈容易射入口腔、鼻腔,進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脹,可能導致窒息﹔進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脹,可能導致腸梗阻、腸管擴張。此外,兒童在玩吸水彈時,其碎片粘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時,會劃傷眼球,可能引起失明。
有些發光氣球的材質為聚氯乙烯,一旦遇到打火機、煙頭、暖爐、燃氣灶等物品產生的高溫或明火便熔化,滴下的液體不慎粘在皮膚上,會造成燙傷。
火漆印章需要將蠟粒加熱,融化后再塑形。一般蠟的熔點在60℃左右,而蛋白質通常在60℃以上開始變性。火漆蠟加熱融化后的溫度足以燙傷孩子嬌嫩的皮膚,處理不當可能留下永久疤痕。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已將風險監測發現的問題通報相關生產者、銷售者和網絡交易經營者,提醒其分析研判風險狀況,希望採取措施防控風險。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陳璽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