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浙邊界暖心“地標”+1

近日,“毗鄰共治廊陳美景”滬浙平安邊界工作站正式進入實體化試運行階段,為上海與浙江兩地邊界又添一處暖心地標。這個由黨建牽線搭台、網格聯動發力、兩地攜手共建的“連心站”,讓曾經的省界壁壘逐漸消融,法治與平安的畫卷在兩地邊界徐徐展開。
走進依托“明月山塘”景區打造的“法治集鎮”,濃郁的法治文化氛圍扑面而來。新建的毗鄰法治觀察點、長三角毗鄰區域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帶及山塘法治加油站,讓法治精神融入了集鎮的每一個角落,也走進了當地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450平方米的滬浙平安邊界工作站空間裡,集聚著諸多“硬核”功能,兩地的視頻監控聯了網,村民遇矛盾找“三所聯動+毗鄰合作”調解室,重大活動時警務指揮一鍵聯通,此外還涵蓋法律咨詢、執法調度、市場監管等事項,讓跨省辦事、執法不再困難。
這個工作站的建成,為上海廊下鎮與浙江平湖市廣陳鎮搭建起了政法領域溝通協調、工作聯勤聯動、信息互通互享的一體化實戰平台。“如今,兩鎮在重點人群管控、矛盾糾紛多元排查化解、跨區域信訪風險聯防聯控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化,形成了風險預警、情況摸排、矛盾化解、人員管控的強大合力。”廊下鎮平安辦主任吳振華介紹道。
據了解,2024年7月,廊下鎮與廣陳鎮聯合發布“三治融合、毗鄰共治”區域社會協同治理品牌,為跨區域聯合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平安邊界工作站正是這一品牌的核心實體成果。
以往,“多個部門分頭辦”“兩地部門各自干”的模式,讓跨省事務辦理效率大打折扣。如今,工作站打破了這種壁壘,實現了“一個平台共同干”“界河兩岸共奮戰”的協同治理新模式。通過深化黨建引領的平安邊界“十聯”工作機制,工作站整合了兩地群防群治隊伍、法律顧問律師、司法行政及網格管理等資源,大家齊心協力開展日常執法檢查、平安巡防、道口執勤等工作。
同時,依托資源共享共建機制,工作站在河道治理、生態保護、助力文旅發展、村民自律等領域積極開展民主自治創新。“自工作站運行以來,我們聯合浙江省廣陳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持續開展針對滬浙毗鄰渣土違規運輸行為的專項行動,有效破解渣土車跨域亂倒偷倒的難題。”廊下鎮綜合執法隊隊長彭雅文表示。
“這個項目不只是物理空間的拓展,更是兩地社會治理理念與機制的創新融合。”廊下鎮平安辦主任吳振華坦言。自今年5月建成投入運行以來,工作站在試運行階段已初步實現兩地資源的高效整合與機制的順暢運轉,成功跨省辦理13起事項,用實實在在的成效彰顯了跨省協同治理的活力。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