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金山高標准農田,讓“寸土”生“寸金”

2025年08月05日17:30 |
小字號

近日,覆蓋斜塘港東側9個小組,涉及1653畝耕地的楓涇鎮韓塢村高標准農田改造項目全面完工。一系列升級,讓村民們真切感受到高標准農田的優勢,迎來“種田更省心、收成更穩當”的新生活。

此次高標准農田改造圍繞農業生產的痛點、難點,在灌溉系統、排水系統、田間道路等多個方面實現質的提升。走在新建的農田區域,土地平整,田塊邊界清晰,沒有了以往零散地塊的雜亂。

“改造不是簡單修修補補,得讓村民真受益。”韓塢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盛永輝說,作為水稻種植大村,韓塢村過去田埂交錯、溝渠雜亂,零碎地塊不僅浪費土地,還阻礙規模化耕作,此次高標准農田改造優化了田間布局,通過歸並零散地塊、拆除冗余設施,有效耕地面積增加了5%至10%。

灌溉排水的“升級換代”,終結了農田“靠天吃飯”的歷史。地下灌溉管道與地上明渠、泵站聯動,形成一套完善的水網系統。往年最愁雨季農田裡的水怎麼排出去,改造后,原本易堵塞的土溝被水泥明溝替代,徹底解決排水難題,有效應對汛期排水難題。

此次改造還新建了4座泵房,並對2座原有泵房進行升級,6座泵房形成聯動灌溉網絡。與此同時,還建設了12000米的水泥溝渠快速排水,徹底告別以往依賴斜塘港外河、水位低時“抽不上水”難以滿足灌溉需求的困境。

“改造過后,可以實現按需灌溉,節水效果好,每畝地能節省30%的水,一年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盛永輝算起了賬。

“以前這條機耕路是碎石泥地,下雨天人都難走,更別說大型農機了。”種糧大戶盛銀弟承包了村裡200多畝地,說起過去的耕作條件連連搖頭,“現在改成水泥路,收割機、插秧機直接進田,光轉運糧食就能省一半功夫。”

此外,15組的一座讓村民揪心的危橋也換上新顏。“舊橋路面坑坑窪窪,坡度又陡,存在安全隱患,很擔心大型農業器械通過時,打滑出意外,所以這次也將其納入改造范圍。”盛永輝介紹說,高標准農田建設不僅聚焦土地平整和灌溉設施升級,更同步解決村民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讓高標准農田既提產能,又惠民生。

近年來,楓涇鎮在糧田建設上持續發力。高標准農田項目落地,不僅讓農業生產邁上新台階,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金山衛鎮,八字村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主體也已完工。連片的田塊平整如鏡,嶄新的灌溉溝渠縱橫交錯,平直的田間道路四通八達……942畝耕地完成“華麗變身”,在農田水利設施等方面實現了提升。

此次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主要涉及排灌設施的新建和翻建、泵站設備更新等,不僅能保障設備運行安全,也可以實現節能增效。

豐翎合作社負責人陳先生種植了約300畝水稻,距離原取水泵房較遠,他說:“之前田塊灌水特別費勁,現在新渠開通了很方便,開閘后不一會兒整片地就能澆灌好。”

金山衛鎮農服中心主任施賽虎介紹說,八字村高標准農田建設完成后,相比去年,預計農田耕作效率將提高20%,畝產預計提高10%,總產值約提高12萬元。“建設高標准農田核心是提質,農田建設隻有高標准、高質量,才能帶來持續的高收益,讓‘寸土’生‘寸金’。”施賽虎表示。

截至目前,金山衛鎮已累計推動橫召村、張橋村、八字村約6000畝耕地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還將聚焦“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按村整建制推進的方式持續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逐步實現高標准農田全覆蓋。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