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錦園小區加梯項目“爛尾” 鋼架聳立四年已鏽蝕

東方錦園小區加梯項目“爛尾”
鋼架聳立四年已鏽蝕!誰來拆?
翻閱一些公眾號,仍能找到名為《新江灣城街道首個住宅小區加裝電梯項目開工啦》的文章。文中的照片攝於2021年3月10日,照片上,政立路687弄東方錦園小區的居民正在搭建起的紅色舞台上載歌載舞,慶祝小區15號樓加梯項目正式動工,這也是新江灣城街道的首個加梯項目。誰能想到,7月2日記者走進小區卻沒有看到電梯,現場矗立的隻有鏽跡斑斑的鋼制框架。
從2020年1月簽訂代建合同算起,東方錦園15號樓的加梯項目啟動已5年有余。備受關注的首個加梯項目為何“爛尾”了?現場遺留的鏽蝕鋼架又該如何處置?
為何“爛尾”了?
前往東方錦園小區採訪前,記者收到一份民事判決書。判決書下發於今年1月6日,是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針對一起“排除妨礙糾紛案”的二審判決。提起訴訟的,正是加梯項目所在的東方錦園15號樓的3位居民,而被訴方,則是緊挨著的14號樓01室的居民。即15號樓居民因為14號樓01室居民對於加梯項目施工的妨礙而提起訴訟,但判決並未支持15號樓居民的訴求,而是要求加梯施工“暫緩進行”。
7月2日記者在小區裡看到,六層樓的15號樓北側,藍色的施工圍擋將樓棟口至綠化帶的區域全部圍了起來,施工圍擋內是高高矗立的鋼制電梯框架。相比常見的加梯項目,15號樓的框架整體看起來要大不少:15號樓底樓本就有一個向北突出在外的樓棟入口,安裝電梯的位置則還在樓棟入口的北側,用於安置電梯的鋼制框架索性將樓棟入口和上方的空間一並包在裡面。可以預見,加梯完成后,電梯與樓體之間將形成一個較長的連廊。記者從一側繞進施工圍擋內,隻見地上散落著不少尚未來得及焊接上去的方形鋼管。再細看鋼架,焊接部位和鋼架邊緣處已明顯生鏽,看得出這樣豎著已有段時間。從居民處得知,早在2021年7月,該加梯項目就已停工,一直停到今天。
框架都豎起來了,怎麼“爛尾”了?結合判決書的內容,記者一一採訪了兩個樓棟的居民,還原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15號樓的加梯工程由一家名為“燦維”的公司代建,總價76萬元,2020年8月28日獲得規劃許可。2021年5月,15號樓電梯基坑開挖后,14號樓01室的居民察覺不對,開挖的基坑邊緣已經接近14號樓門洞入口,“太大了”。當年6月,鋼架開始焊接豎立,14號樓01室的居民更坐不住了。體積巨大的電梯和連廊不僅會遮擋14號樓01室北臥室和衛生間的採光,站在連廊裡,更可直視14號樓01室臥室和衛生間。14號樓01室的居民開始站出來反對加梯工程,阻撓施工的同時,14號樓01室居民還測量發現,鋼架的寬度差不多有3.8米,遠遠超過此前規劃公示圖紙上的3.4米,即沒有按照規劃許可的圖紙來施工。14號樓01室居民隨即向規劃部門舉報,當年7月16日,楊浦區規資局責令加梯工程停工。
此后的2021年8月至10月期間,盡管代建方就更改過的加梯設計圖紙重新進行了公示,楊浦區規資局也於當年10月28日發出《恢復施工通知書》,但由於14號樓01室居民的阻撓,施工未能恢復,直至雙方對簿公堂。
施工圖紙和規劃許可的圖紙不一當然事出有因,是代建方拿到了房屋的原有圖紙后,為了避開房屋地下室的圍牆而不得不做出的修改。但一二審法院在審理中均指出,代建方更改施工方案后,盡管補了規劃上的公示等環節,但未按照流程要求重新進行安全性論証。因此,一二審法院均作出了加梯工程“在新安全論証意見出具之前應暫緩進行”的判決。
“燦維”稱“早已轉行”
所謂的“安全性論証”,即指“加裝電梯房屋安全性論証”,通常由上海市住宅修繕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來組織開展,並出具論証意見,是加裝電梯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論証的,主要是加裝的電梯是否會影響建筑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等。記者向上海市住宅修繕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了解,對方解釋,安全性論証通常在規劃審批后開展,加梯項目通過論証后才能報建施工。
上海市住宅修繕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介紹,加梯項目操作中變更原設計方案的情況不少見,比如一些加梯項目在基坑開挖后發現下方埋有燃氣管道,那麼,施工設計方案就要進行變更。根據《上海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施工圖設計重大變更實施辦法》,施工設計方案變更后,首先應去規劃部門補辦變更手續,再就新方案重新進行安全性論証,論証通過后方可作為施工圖設計文件指導施工。東方錦園15號樓的加梯項目在推進中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在庭審環節,盡管代建公司解釋他們認為相關設計變更不屬於“重大變更”,因而未去履行相關程序,但法庭未予採信這一說法。
據記者向居民了解,不僅是操作程序上存在失誤,代建公司“燦維”還鬧出一些“烏龍”,加劇了兩個樓幢之間的矛盾。如代建公司在向街道備案加梯建設工程時,使用的竟是早期的一份設計方案,使得施工銘牌上顯示的建筑面積多達131.2平方米,遠超工程規劃許可証上的96.97平方米。15號樓的加梯牽頭人丁女士告訴記者,作為居民對這些專業的程序知之甚少,如今加梯項目“爛尾”,代建公司負有主要責任。
那麼,缺失的“安全性論証”有可能補嗎?記者也向上海市住宅修繕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咨詢,對方明確告知,安全性論証只能在電梯主體未開工前開展,“不可能為不符合規劃審批文件的設計方案來做論証”。也就是說,不管15號樓后續是否仍然開展加梯,現有項目已無繼續施工的可能,鋼架也隻有拆除這一條路可以走。
15號樓居民同意拆除鋼架嗎?電話中,丁女士明確告知記者,盡管居民已經為加梯支付了60余萬元,但對於目前的結果,15號樓居民是“認”的,也願意承擔損失,不會阻攔鋼架的拆除。那誰來拆呢?今年2月12日和2月14日,新江灣城街道曾搭建平台召開協調會。會上,政府部門建議“由15號樓業主與代建單位按照合同溝通中止,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此,丁女士稱,他們試圖聯系過代建公司“燦維”,但“燦維”隻給丁女士扔下一句“不要來找我們了”。
7月3日,記者也試圖根據施工圍擋上留下的電話聯系“燦維”,接電話的是“燦維”的一名原銷售,他自稱已離職,且目前正向“燦維”追討欠薪。“天眼查”顯示,“燦維”目前涉及大量的法律訴訟,且多為被告。記者輾轉聯系到“燦維”公司一名負責人,對方先是強調“要拆除需要政府發個文”,隨后索性稱“早已轉行,不會去拆了”。
“鋼架一直露天矗立鏽跡斑斑,施工現場雜亂,影響了小區的通行和面貌,難道一直這樣晾下去嗎?”日前,東方錦園的居民向上觀新聞“民聲直通車”平台求助,呼吁政府部門盡快介入,找到“燦維”公司,協調它拆除鋼架並退還尚未使用的加梯款項,或者尋求其他拆除方案。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毛錦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