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增設心靈療愈空間

人民網上海6月30日電 (記者葛俊俊)以卡通IP形象“晶寶”為原型的導診機器人,正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為就診患者提供貼心細致的便利服務﹔高高垂懸的24節氣養生挂幅,讓候診時光也浸潤著四季的溫柔氣息……走進位於寶山區友誼西路788號的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門診大廳,傳統精神衛生專科醫院令人望而卻步的疏離感被徹底顛覆。
“四時心港灣”。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最近,院內打造了“四時心港灣”“788拾光裡”“慢寧坊”三處特別心靈療愈空間。記者觀察到,“788拾光裡”的每一角落都蘊含著治愈人心的巧思:階梯下的綠植,生機勃勃﹔垂挂的藤條,雖身處逆境,卻堅韌向上﹔原木色的桌椅散發著溫暖的氣息,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力量。醫院以“社會共建+人文關懷”為核心,將醫療場景與自然療愈、藝術治愈相融合,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成為人們沉浸式體驗身心療愈的鬆弛港灣。
“788拾光裡”。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788拾光裡”。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這處看似不大的空間,功能卻十分齊全:無論是就診者還是陪診者,都可以此休息,舒緩心情﹔書架上擺放著各類書籍,可供大家消磨時光,增長知識﹔免費的咖啡和茶飲隨時供應,暖心服務細致入微﹔還有心情便利貼和情緒釋放牆,人們可以把心中的煩惱或者壞情緒盡情傾訴、實現解壓放鬆……
“現在大家對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我們也提倡建議人人做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以新院區搬遷為契機,我們特別打造了三處心理療愈空間,服務全社會人群,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針對“精神衛生中心隻服務精神病人”等傳統誤區,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黨總支書記嚴英表示,希望將新園區逐步完善,打造成為市民放鬆心情的“網紅打卡點”,集休息、療愈、健身等功能於一體,讓市民朋友想來、願意來。
“不少青少年、年輕的白領存在學業和職場心理問題或睡眠問題,都可以來這裡解壓、治療。” 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陸怡介紹,今年,中心心理治療門診的預約量較大,特別是兒少門診,一號難求。
“慢寧坊”。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慢寧坊”。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在心理治療中心的“慢寧坊”,懸挂著由住院患者、職業康復員、醫院職工和社會志願者共同用扭扭棒編織打造的“春之畫卷”,滿眼皆是盎然的春色,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
2023年底,遷至友誼西路788號的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這一佔地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精神專科醫療機構,不僅是全市區級最大規模,更通過服務理念的革新以及轉型升級,實現了從傳統精神專科醫院向全民心理健康服務平台的蛻變。
這裡交通便利,北接外環高速,南連地鐵1號線友誼西路站,東臨蕰川公路、西望顧村公園生態綠肺,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布局,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務入口。
空中花園。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供圖
隨著心理治療領域需求的增加,醫院配備了實力強勁的心理服務隊伍﹔與寶山區7所學校構建了醫校心聯體,定期為學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進行心理劇展演等﹔積極進公園、進社區、進企業,將心理健康服務送到千家萬戶﹔寶山區的心理熱線962525也設立在該中心,每周24小時面向公眾開通……這些舉措逐步打破了公眾對精神衛生的刻板印象,讓這裡成為承載著情緒疏導、壓力釋放、心靈成長的第三空間。嚴英表示,接下來,中心將和復旦大學醫學院合作,爭取升級為三級專科醫院並成為其附屬教學醫院,為更好服務居民群眾保駕護航。
從盤古路323號到友誼支路312號,再到友誼西路788號,這不僅是醫院日新月異的發展軌跡,更是時代發展軌跡的生動縮影。這家走過四十余載風雨的醫療機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守護這這座城市的心理防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