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証連發,“張江速度”護航上海超導“快跑”

拿地即開工,交地即交証,近百畝土地“五証連發”
“張江速度”護航上海超導“快跑”
誰也沒想到,中國的超導技術,居然“跑”得這麼快。
時至今日,全球10余家生產超導材料的公司中,年出貨量超100公裡的隻有三四家。實際年出貨量超1000公裡的唯一超導企業,就在中國,在上海,在張江。
四個月前,這家名為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決定進一步擴產。在過去一年的研發和生產中,企業評估認為未來10年將是行業增長爆發期。早一天投產,中國制造的“超導”就有望在更多領域佔據全球市場。
張江必須幫助企業做好這件看似簡單的事:用最短的時間,讓工廠建成,讓產線開工!昨晚,張江首個拿地即開工、交地即交証的項目,就這樣誕生了。
2011年,從上海交大走出來的上海超導,開始攻克超導材料這個全球性技術難題。2014年,上海超導遷入張江,在一座3000平方米的廠房裡,開始了生產試點。2022年夏天,上海超導開始籌劃工業級量產,從張江高科辦公區搬到張江科學城南部的康橋工業區,完成年產量從200公裡至2000公裡的產能躍升。
如今,上海超導已經成為細分領域全球領先的公司,是全球高溫超導材料的核心供應商,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0%,客戶覆蓋180多家國內外單位。
當中國的超導材料已經具備了性能、交付能力以及產品一致性方面的絕對領先優勢,下一步即刻要做的,就是迅速拓展產能。上海超導定下目標,在3年時間裡跨入2萬公裡產能規模。當務之急是快速建立起一個新工廠。
新工廠建在哪裡?已集聚人才、上下游優勢的張江,必然是首選。董事長馬韜心裡卻沒底:“誰不知道張江的地貴、稀缺。何況我們要的規模可不少,100畝!”
今天的張江,早就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近年來通過土地“限價”,張江每畝工業用地的價格較往年大幅下降,目的就是讓“好項目”“好企業”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落地,安心發展。
用低於預期一半以上的價格,上海超導選定了位於原工廠馬路對面、一塊近100畝的土地。今年3月,上海超導正式提交了項目意向書。企業的訴求是,能夠早一點走向開工,尤其希望早一些拿到土地証。
由於超導是新興產業,全球范圍內也從未有過2萬公裡產能的工程,再加上企業自身缺乏工程建設領域經驗,其中涉及產業准入、立項備案、土地獲取、方案審查、環評審批、施工許可、不動產登記等多個環節,需要十多個部門通力合作。為此,張江科學城建設辦公室組建由多條線專業人員構成的審批服務專班,線上“一對一”實時響應企業需求。
“我從頭到尾隻認識一位‘服務管家’,我們隻需要跟他一個人聯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馬韜說。
在“拿地即開工”已成為常態的張江,昨晚,上海超導項目的用地規劃許可証、設計方案批復、審圖証、施工許可証、土地不動產權証在拿地當天“五証連發”。
“有這樣的速度護航,我們絕對可以很快在產能上領先世界其他競爭對手一個身位。”馬韜說。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杜晨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