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尚合”文化節開幕式暨涉外法治教育與實踐國際青年學術論壇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行
值此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即將召開之際,為推動上合組織框架下的法治合作與文化交流,近日,首屆“尚合”文化節開幕式暨涉外法治教育與實踐國際青年學術論壇在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下稱“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舉行。來自國內30余所深耕高層次涉外人才培養的知名高校100余名代表,以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組織法律大學聯盟16家成員單位的29位“尚合青年”齊聚一堂,共話涉外法治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與實踐經驗。

上海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辦公室主任劉曉紅,上海政法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羅立剛,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海外研修中心代表,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合作協議簽約單位代表等出席開幕式並發言。開幕式由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張少英主持。
劉曉紅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耕耘,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已成為上海市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的重要平台。近年來,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成功打造了“尚合學者”“尚合青年”“尚合實習生”等“尚合”品牌系列項目。創新性地提出建設“高層次涉外人才海外研修中心”,通過“四位一體”培養機制,與國內高校共建“國際組織人才實踐基地”,旨在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培養一批具備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掌握專業技能、能參與全球治理的高端涉外人才,全面提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聯合體”中各單位涉外法治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為推動國際組織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貢獻力量。
羅立剛宣布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高層次涉外人才海外研修中心正式啟動。他表示,海外研修中心的設立是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國際化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海外研修中心目前分設日內瓦中心和馬耳他中心,通過國際前沿課程教學、海外法律機構實訓以及與國際組織深度對接合作等模式,為涉外高層次人才培養搭建更為廣闊的平台,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提供拓寬國際視野、提升專業素養的寶貴機會。
在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合作協議簽約環節,來自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辦公室、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法學院、黑龍江大學高翻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部、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上海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國際仲裁學院)、上海政法學院語言文化學院10家單位的代表共同簽署合作協議,致力於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互補,共同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優秀人才。
會上,上海政法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挂職)方瑞安宣讀“深化院際協同,加強國際組織法律人才培養”的倡議。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上海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國際仲裁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社科學部9家單位的代表共同發布倡議。
會議最后,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黨總支副書記榮道福發布“尚合”實習生招募啟事。他表示,“尚合”實習生項目是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傾力打造的“尚合”系列品牌項目之一,旨在為全國優秀的青年學子搭建拓寬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優質平台,歡迎更多國內外優秀學子申請並參與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的實習工作。
在主旨發言中,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津巴布韋等國家的青年學者圍繞國際法教學、實務經驗與全球治理展開深入探討,聚焦仲裁實訓、國際實習、跨文化治理等前沿議題,體現了“青年引領、實踐導向”的鮮明特色,展現出強烈的時代責任感與跨文化視野。
三場分論壇分別圍繞“走向世界的法學生”“國際組織與中國青年”“以上合組織為視角的區域法治協同”三大主題進行,形成了觀點交鋒、智慧碰撞的多元局面,為深化涉外法治教育改革、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與上海政法學院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分別擔任點評嘉賓,對發言進行專業點評,並最終評選出優秀發言代表。本次論壇充分激發了青年學子的參與熱情與學術潛力,體現出論壇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實踐導向,為推動上合組織框架下的法治合作與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會議期間,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尚合”文化節體驗活動,通過才藝表演、投壺、書法等活動,來自上合國家的青年學子增進了深厚情誼,促進了文化交融。(來源:上海政法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