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寶山大場:開啟“全域門責”治理,沉浸式體驗街區共建共治共享

2025年06月12日14:5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6月12日電 (馬作鵬)近日,寶山區大場鎮聚豐園路街區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全域聯動” 為核心理念,啟動“全域門責”深化行動,同步開展“大街和暢·走向未來” 人民城市Citywalk活動。活動邀請上海大學師生、社科專家及居民代表沉浸式感受街區治理新成果,旨在推動“門前責任”從制度約束轉化為全民自覺,書寫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作為城市治理“最后一公裡”的關鍵載體,聚豐園路街區以黨建為引領,構建起“政府主導、商戶協同、居民參與、新就業群體融入”的多元共治格局。活動現場,“全域門責積分體系”正式發布,通過量化商戶及居民的責任行為,將“門前清、門內淨”轉化為可視化的文明積分,形成“積分凝聚責任、行動踐行承諾”的激勵機制。首批“暢·騎手驛站”在國大藥房、依茉朵烘焙店挂牌,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憩補給服務,傳遞城市溫度。十家“街區合伙人”商戶代表簽署《街區共建協議》,涵蓋餐飲、零售、金融等多個領域,以“商業溫度”賦能“治理力度”。

值得關注的是,街區首次成立“社情觀察團”,吸納社區黨員、居民骨干及高校師生等多元主體,通過“隨手拍”等形式化身街區“眼睛”,打通民意收集與治理反饋的快速通道。在“全域門責微論壇”上,城管、市場監管、物業、商戶及居民代表圍繞“如何讓門責從要求變習慣”展開深度對話。城管部門詳解“三全”工作體系(門責全告知、執法全覆蓋、重點全把控)及“三五”整治行動(每月5日、15日、25日聚焦重點路段治理)﹔市場監管部門強調“店內經營規范+外部協同監管”的內外聯動模式﹔物業方提出“制度約束+正向激勵+文化浸潤”三維治理體系,社區居民更關心發現問題通過什麼渠道反映?反映后會有反潰與及時整改嗎?”各方觀點引發與會者的積極共鳴。

在“全域門責”活動開始前,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民城市Citywalk”串聯起街區治理探索線與“15分鐘生活圈”。參與者沿聚豐園路(祁連山路-匯豐路段)走訪“暢·騎手驛站”及“街區合伙人”商戶,直觀感受騎手休憩空間的暖心服務與商戶門前環境的精細化管理成效。在學林苑社區綜合體,眾人參與商戶組織的mini集市,探訪集社區服務、文化活動於一體的“15分鐘生活圈”,並登上屋頂微花園參與社區咖啡體驗課,見証“街區更新”與“民生服務”的有機融合。

“隨手拍”環節中,師生及專家聚焦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等治理細節,用鏡頭記錄街區的蛻變:規范有序的跨門經營管理、分類清晰的垃圾廂房、商戶門前的責任公示牌……這些微角度觀察,成為檢驗“全域門責”落地成效的生動注腳。“Citywalk不僅是空間的漫步,更是治理邏輯的解碼。聚豐園路通過‘積分制’‘合伙人’‘觀察團’等創新機制,將‘人民城市’理念具象為可觸摸、可參與的治理實踐,為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提供了鮮活范例。”

“全域門責”的核心,在於打破傳統單向治理模式,讓每個主體都成為治理的“出題人”與“答卷人”。聚豐園路街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制度創新+文化浸潤”雙輪驅動,推動“門前責任”融入商戶經營理念、居民生活習慣,形成“環境改善—客流增加—商戶受益—治理升級”的良性循環。未來,街區還將依托上海大學等高校資源,建立“治理實踐—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的閉環,將聚豐園路打造為“人民城市”理念的實踐高地與傳播窗口。

當“全域門責”從紙面落地生根,當Citywalk串聯起治理脈絡,聚豐園路街區正以繡花功夫,繪就“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新圖景。這場始於“門前一米”的治理革新,終將凝聚成城市文明的全域風尚。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