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先進項目 上海計劃盤活低效產業用地30平方公裡

騰出土地裁出更多產業“大衣料子”
今年上海計劃盤活低效產業用地30平方公裡,吸引一批先進制造優質項目
■今年,上海計劃盤活低效產業用地30平方公裡(約4.5萬畝)。圍繞大虹橋、大東方、大吳淞、大吳涇“四大戰略區”和軌交中環線周邊地區,吸引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優質項目
前不久,豐田雷克薩斯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正式落戶上海,初期產能達10萬輛。這麼大項目,地從哪來?
金山做到了。前幾年,區裡下功夫盤活低效用地,釋放出不少零散用地指標,一番騰挪轉移,不到半年迅速“拼出”1692畝產業地塊,相當於160個足球場。
這樣的規模體量,在上海實屬少見,但從城市產業布局來看,又十分必要。作為一個先例,佔地近1600畝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和儲能超級工廠,已成為上海產業版圖的重要支點。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招商引資的趨勢看,未來將會有更多大型項目對成片大塊土地形成需求。今年,上海計劃盤活低效產業用地30平方公裡(約4.5萬畝)。圍繞大虹橋、大東方、大吳淞、大吳涇“四大戰略區”和軌交中環線周邊地區,吸引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優質項目。
“裁出”更多“大衣料子”
先進制造項目落地,不像放一塊積木這麼簡單。雷克薩斯、特斯拉這些大型項目,一般需要成片連塊的集中用地,還有如集成電路企業甚至對土地的空間形態、區位、配套都有特殊需求。
今年,低效產業用地盤活聚焦“裁出”更多“大衣料子”。位於“四大戰略區”的吳淞創新城、東方樞紐,還有楊浦濱江中北段,浦東金橋、嘉定安亭、鬆江新浜、金山碳谷綠灣等,今年正探索整體收儲,盤出大塊、連片且具備高強度開發潛力的產業地塊。
具體怎麼盤活?市規劃和資源局產業用地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產業用地是按照“兩評估、一清單、一盤活”進行分類盤活,也就是對產業用地進行綜合績效評估、綜合價值評估,形成用地ABCD分類清單,有針對性地採取路徑進行盤活。
以佔地約1116.3畝的楊浦濱江中北段大電氣片區整體收儲更新為例,依托黃浦江濱江中北段一江兩岸整體規劃研究,通過“三師聯創”創新機制,由中外設計團隊開展功能產業策劃、戰略研究、總體績效評估等多項研究,確定“創新生態實驗場、未來產業領航地、復合功能先導區”的規劃定位。其中上海電氣自主更新轉型片區條件相對成熟,這裡將作為濱江中北段關鍵轉型區域,考慮引入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高端研發中心、智能化和綠色化平台,形成上海電氣未來科創中心和數字產業總部。
與此同時,吳淞創新城地區今年將正式推動大吳淞啟動區約12540畝的整體儲備,借助空間再造、品質提升,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向創新研發功能,輻射帶動寶山區“北轉型”戰略發展。
用量子城市“找地選樓”
工業土地的規模越大,在盤活中越要降低成本。上海提出,今年要繼續優化政策供給端,在精准度上做文章。
針對收儲收回成本高,上海研究出綜合價值評估辦法。去年完成盤活的45平方公裡低效產業用地,部分地塊試點了這套綜合價值評估標准。今年,上海將根據試點情況繼續優化指標,並於9月底前,出台產業用地綜合價值評估的實施細則,為各區和相關企業提供更具實操性的“說明書”。
此前,上海不少地塊的盤活都來自自上而下的推動。今年,上海將重點提高企業在盤活低效產業用地過程中的積極性。
目前,上海有一系列政策為企業發展降低成本。例如,企業發展有利於創新文化氛圍、融合功能、共享空間、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項目,可享受容積率獎勵和土地出讓金優惠。同時,上海正在梳理過去一年裡實踐和試點的新方向、新經驗,研究形成政策工具箱2.0版。
企業想擴大投產,不知道在哪裡選址怎麼辦?記者了解到,上海規劃資源部門今年要重點服務好工業企業,其中包括產業部門統計的1000家年均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試點引入量子城市建設的“找地選樓”大模型應用,一對一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滿足企業的個性化用地需求。
未來,相關部門還可通過大模型,精准識別企業發展狀態,提前介入,為企業提供存量轉型、新增用地的要素保障方案。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戚穎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