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上海護士5年增近兩成達12.31萬人 好護士評選揭曉

2025年05月12日17:27 |
小字號

上海護士5年增近兩成達12.31萬人,好護士評選揭曉

“獨門絕活”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來自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有注冊護士12.31萬人,較2020年增長了19.41%,每千常住人口護士4.96人,醫護比為1:1.26。

在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2025年“上海好護士”評選今天揭曉,王子辰等20人榮獲好護士、丁士英等10人榮獲提名獎。他們以仁心仁術、專業敬業,在崗位上深耕數十年,探索創造“獨門絕活”,豐富了護理學科內涵,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開創多個專業內“第一”

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好護士為疾病的治愈康復發揮重要功能,他們在工作中面對問題找尋新方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換來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瑞金醫院皮膚科護士長袁勇勇便是其中典型。

袁勇勇深耕皮膚護理領域20年,始終緊跟患者需求,她將科研創新與臨床實踐融合,實現“讓專業護理成為皮膚病治療不可或缺的角色”。她所在的科室自2003年起,就在國內首創外用強效糖皮質激素軟膏結合皮膚護理治療各類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以此取代靜脈與口服給藥。這一皮膚護理治療將該病的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

袁勇勇開創了多個專業內“第一”,皮膚護理治療讓52%銀屑病患者在一年內不復發,濕疹與特應性皮炎的症狀顯著改善。針對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護理治療,使患者10年生存率達52.94%,遠高於化療的8.33%。如今“皮膚護理治療”技術已入選“瑞金護理十八法”。作為全國一流的專科護士,她還先后赴法國、英國,學習發達國家護理體系,探索專科護士模式、居家皮膚護理模式,以此讓更多患者能從中獲益。

自稱護理戰線“特種兵”

“無影燈下,有光就有希望。”平日裡,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手術麻醉供應片區科護士長王子辰的工作主陣地就是4個手術區域的73間手術室,但在15年的護理工作中,他的足跡遍布祖國的高原、海島。

2019至2020年,王子辰赴六院海口分院援建期間作為手術室副護士長,推動手術室護理人才梯隊建設,構建“五位一體”智慧教育體系,協助當地手術護理團隊規范微創手術標准化配合流程﹔今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地震后,他又作為上海六院醫療隊成員參與醫療救援行動,在高海拔、高難度的惡劣環境下,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護理技術,圓滿完成抗震救援任務。

做手術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在王子辰看來,完成手術不是唯一目標,醫護團隊追求的是完成得好且快。以骨盆手術為例,使用的器械種類各異,可能涉及10余個器械包,作為護士,就要從其中幾百件器械裡精准、迅速挑出20余件。他對自己的評價是護理戰線的“特種兵”,“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的高標准流程每日上演,在日均300余台手術的工作量中,仍能保証“零”差錯。

讓大眾不再談“核”色變

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護士長陳丹萍2005年加入肺結核病區,從此心系結核病患者20年。至今,結核病仍是全球最致命的傳染病殺手之一,每天有超過4000人因結核病喪生、近28000人患上這一疾病。“有人談‘核’色變,但我說,這是可預防和可治愈的疾病。”

陳丹萍聚焦結核病的感染風險,成立結核病護理專業小組,並針對諸如肺結核患者的大咯血窒息、結核合並呼吸衰竭、突發肺栓塞、結核性腦膜炎癲癇發作等事件進行模擬急救演練。“結核病患者經常被忽略的風險是營養不良。”為了解決這一隱患,她帶領團隊創新營養護理模式﹔由於結核病程長,她延伸護理服務,確保患者規范全程治療“不失聯”。

作為護士長,時常能看到她穿梭在結核樓裡矯健的身影,也時常能聽到她對於不好好吃藥耽誤病情的患者憂心如焚的質問聲。陳丹萍是醫生們的好伙伴、護士們的好家長、患者們的好朋友。近年來,她所在病區的患者滿意率始終名列前茅,她也屢次獲得年度無投訴獎。走出醫院門,她還在社區、學校等多個場所向公眾講解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不斷推動結核病防控。

創新口訣管好居民糖尿病

老齡化社會慢病管理至關重要,好護士用細致和專業為社區老人筑起健康之牆。黃浦區五裡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姜玉霞,基於社區完善糖尿病健康管理體系。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社區糖尿病規范管理率高達89.52%、血糖控制率達81.85%。

姜玉霞在工作中發現:不少“糖友”手裡拿著胰島素筆卻無從下手,注射方法不規范,導致血糖控制不佳。她運用簡潔明了的“九步法”口訣(一洗手、二核對、三安裝、四搖勻、五排氣、六檢查、七捏皮、八停留、九丟棄),教授病人及其家屬正確注射胰島素。

社區護理做得好,也要動腦筋。姜玉霞發現“糖友”們會把廢棄胰島素針頭,丟進生活垃圾桶,回收意識薄弱。六年前,她召集護理姐妹一起開展廢棄胰島素針頭回收計劃,推出“針環保正行動”創新服務,經過一年實踐,針頭回收率從原來的10%提高到70%。還有“糖友”提出:“廢棄針頭醫院回收了,但用過的血糖試紙和消毒酒精棉球卻無處可放。”經過一番巧思,姜玉霞又設計了便攜式醫廢盒,既儲存方便,又能避免醫療廢物流入社區,污染環境。“便攜式胰島素注射醫廢盒”還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上海好護士”評選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指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衛生健康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辦,解放日報社、市護理學會、上海尚醫醫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會協辦。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顧泳 黃楊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