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青年與城市共成長,他們綻放青春光彩

5月10日,以“闖上海 創巔峰——青年與城市共成長”為主題的第六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在象征“上海之巔”的上海中心大廈召開。
主論壇上,“2025上海青年科技創業十大先鋒”和“2025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十大優秀案例”的入選者登台亮相,以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創業歷程,激勵著更多青年投身創新創業熱潮。今年論壇重磅推出了“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打造“伯樂”與“千裡馬”的大集會。
“上海青年造就青年上海,青年上海成為千萬青年的圓夢之地”——在上海與青年的雙向奔赴中,年輕的創新創業者們競相綻放絢麗的青春光彩,奏響上海這座城市發展交響曲中洋溢青春激情的澎湃樂章。
解碼上海吸引全球才俊的“密碼”
論壇宣言中提到,公平、效率、規則是上海的“腔調”,也是上海吸引全球才俊的“密碼”。不分地域、語言、性別、國籍——在這座“人民之城”,隻要努力,人人都有出彩機會,人人都有歸屬認同。
“上海青年科技創業年度十大先鋒”吸引全場目光
“上海青年科技創業年度十大先鋒”遴選的是45歲以下具有創新性、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青年科技創業者典范。今年登台領獎的10名“青年先鋒”中,上海復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霄翔是復旦大學電子與信息專業在讀的博士研究生,他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智能感知應用場景:“在上海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我們通過超高清感知設備捕捉到一隻鳥,一眼認出它竟是此前來過的‘老朋友’。”這一發現,可見復瞰科技的超高清感知設備不僅能“看見”,更能“看懂”。
“上海的創業環境在全國領先,對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態和發展生態給予了全方位保障和持續性加持,讓我們創業者能夠心無旁騖,在肥沃的土壤裡生長。”如今,陳霄翔帶著團隊深耕“億像素+AI”全鏈路技術,成為推動極高清廣域智能感知技術突破的先行者。
2025上海創新創業年度十大案例頒發
入選“上海創新創業年度十大案例”的梅卡曼德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邵天蘭,今年36歲,致力於用科技賦能通用機器人“大腦”和“眼睛”。他說:“老一輩科學家已經嘗試把人工智能應用於機器人,但直到我們這一代,才具備了完整的條件,像智能駕駛。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機器人能夠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
如今,邵天蘭將企業的銷售、交付、應用中心全部布局在上海,並稱之為“非常正確的選擇”。在他的帶領下,梅卡曼德機器人已經率先實現規模化使用,在全球部署超過1.5萬台,客戶業務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佔有率連續四年國內第一、全球領先。
登上世界技能之巔的00后青年盧俊威,憑借對技術的熱愛和不懈追求,在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大放異彩。他與隊友以絕對的優勢斬獲工業4.0項目金牌,以所有比賽項目最高分摘取全場唯一的“阿爾伯特·維達”大獎,成為“冠軍中的冠軍”“金牌中的金牌”。此次獲得“青年先鋒”的榮譽,實至名歸。
“上海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對創業者而言,意味著發展的機遇。”出生於1990年的萬佳雨曾在美國馬裡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在斯坦福大學開展博士后研究,如今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副教授、未來電池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他開發了秒級超快合成技術,加速了全固態電池研發運用。他期待,未來將人工智能手段與超快合成等前沿技術相結合,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夢想之城”助力青年攀登高峰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第六屆上海青年創新創業50人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通在致辭時指出,當下,我國正全力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年輕人展示才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上海不遺余力為青年人攀登高峰提供助力,厚植創新沃土、豐富應用場景、優化產業生態,更好讓年輕人在上海施展才干、成就夢想。
上海高度重視青年成長,連續三年將“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連續5年舉辦全球投資促進大會,連續8年在春節后的首個工作日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以“精打細算”的工作舉措,不斷破解青年創新創業中遇到的裉節難題。
“上海是科技創新的熱土,更是年輕人實現夢想的舞台。”作為一名從工程師轉型的創業者,韋爾股份創始人、董事長虞仁榮深知創新的力量,也見証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從追趕到超越的歷程。他深切體會到,上海這座城市完善的產業生態、國際化的人才儲備和前瞻性的政策支持,正是硬科技企業實現長期發展的沃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也十分關注青年發展,他認為,青年是創新的生力軍、創業的先鋒隊。“真正的創新往往源於深厚的知識積累和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他說,“希望廣大青年夯實基礎、勇於突破,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際舞台上展現中國青年的創新力量。”
黑湖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周宇翔是一名青年創業者。選擇上海、扎根上海的他滿懷激情地表示,希望與所有在上海追夢的青年企業家一起,懷揣對技術的敬畏之心,保持對市場的敏銳洞察,以開放心態擁抱數字變革,用創新韌性面對未知挑戰,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彼此成就。
為服務青年創業、激發創新活力,出席論壇的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駱大進和上海西岸集團副總經理、模速空間董事長楊晶晶,圍繞科技企業服務和人工智能項目的引育、選育、孵育等熱點問題,向青年創業者進行了深入宣介解讀。
比如,上海正不斷發力完善科技金融體系。5月9日,上海首批發放2億元科技創新債券,國泰海通和東方証券科技創新公司債券也在上交所成功簿記發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以創新范式加強服務能力,為每家入駐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對一跟蹤走訪+政策申報輔導+靶向資源匹配”服務。一年來,模速空間輔導入駐企業申報市、區產業政策近百家次、申報金額超億元,切實為青年創業企業排憂解難、助力發展。
“選擇上海,就是選擇機遇”
在上海,城市與青年創新創業是相互賦能的共同體。
“一直以來,上海憑借獨特的城市魅力,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的優秀青年創業者紛至沓來。”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李丐騰認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上海一流的創業資源稟賦、頂尖的人才、高效完善的產業生態、卓越的金融資源體系以及前沿的國際化能力。
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首次舉辦
今年,論壇首次創新推出“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圍繞青年創新創業需求,搭建創業者、投資人、平台機構的互動展示路演、洽談空間,打造一場“伯樂”與“千裡馬”的大集會。嘉年華上,超百家投資機構和超百個創業項目,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前沿科技三大前沿賽道展開專題項目路演和專題項目對接,全方位助力青年創業者把握機遇,推動創新項目落地生根。
迄今為止,論壇共成功舉辦了六屆,六載同行,初心如一。聚焦“缺資金、缺經驗、缺資源”等難點,論壇成立青年創新創業導師團、科創服務團和專業服務團,發布青年創新創業扶持計劃,集成式推出16個區、7個基地支持青年創業的惠益政策,以專業的服務建設“創新創業生態圈”。
2025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十大研修班啟動
論壇在607個案例中評選出30個優秀案例,評選出20名科創先鋒,舉辦面向全球青年的公益性創新創業研修活動,36個研修營共錄取學員1324人。論壇集聚2000多名創業青年,一批又一批優秀才俊在這裡結交創業伙伴、鏈接要素資源,登上更大的舞台。其中,2024年被評為十大優秀案例獲得者的肖素枝,今年被表彰為全國勞模。
“身處上海,就是擁抱世界﹔選擇上海,就是選擇機遇。”陳通誠邀廣大青年來滬創業,“無論你有多新銳,上海都能接納你。”
沃土之上,繁花似錦。“闖上海,青年孕育無限希望﹔創巔峰,上海成就多彩青春。”青年與城市的雙向奔赴,正在精彩上演。
(圖片均由論壇主辦方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