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上海確保"十大攻堅突破任務"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2025年05月09日16:46 |
小字號

上海將通過重點協調、重點推進、重點督查、重點宣介,推動各項任務盡早落地

確保“十大攻堅突破任務”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讓城市和企業雙向奔赴,共同譜寫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政策的落實往往比政策的制定更重要。

昨天上午,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具體情況。目前,《關於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經印發,提出的十項任務皆來源於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且都是企業需求迫切、部門協同推進要求較高的事項。

具體來看,這十項任務分別是實施世行對標改革、優化惠企政策服務、優化涉企行政檢查、建立“信用+風險”監管體系、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營造清朗的網絡輿論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和執法協作、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提升辦理企業破產便利和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

以“任務清單”的方式把上海營商環境建設的重點“拎出來”,一方面是為了拆解任務,提高舉措落地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是主動公開,借助社會監督的力量,倒逼各項任務提速落地。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將通過重點協調、重點推進、重點督查、重點宣介,推動各項任務盡早落地,確保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聚焦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

縱觀十項任務,有不少是企業常常反映的“老大難”問題。

例如,《通知》第六、七、八項任務分別針對傳播涉企侵權信息、知識產權侵害、牟利性職業索賠情況。在市發改委的前期調研中,這三項問題是很多企業會提到的共性問題。

“品牌知名度越高、渠道覆蓋越廣,往往被職業打假人攻擊的可能性就越大。”上海自然堂集團有限公司法務總監江匯龍介紹,一些打假人使用不同ID賬號,但投訴內容、引用的圖片和品牌相同,很可能是有組織的團伙行為。

為了應對牟利性職業索賠,企業不僅要付出經濟成本,還要花費大量時間成本。江匯龍介紹,職業打假人的一次舉報可能包含十幾、二十個關鍵詞,研發、業務部門都需要分別准備相關材料來解決問題,消耗最多的一個投訴中,他們准備了18份材料,其中有些材料還涉及商業機密。而這樣的案子,公司每年都會遇到好幾百起。

2024年3月15日,奉賢區發布實施《上海市奉賢區關於依法處置市場監管領域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實施意見(試行)》(簡稱《實施意見》),將職業打假與正常維權進行區分並加強管理,從而減輕企業在處理相關事項上的壓力。奉賢區市場監管局推出《實施意見》后,該公司遇到的此類案件數量從2023年的322件下降到2024年的199件,企業工作量減少了至少30%,可以更好地將精力投入公司運營。

在今年年初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中,上海已對牟利性職業索賠問題作出了法治化的回應,此次攻堅任務對8.0版舉措進行了細化,增加了新的具體落實內容。例如,上海首提研究制訂《關於依法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職業舉報的意見》,對通過投訴舉報等方式施壓企業、非法牟利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依規開展治理,有效壓縮職業舉報生存空間,更好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在解決傳播涉企侵權信息、知識產權侵害、牟利性職業索賠三項問題上,近幾年上海各相關部門已經做了很多優化,但是營商環境建設無止境,這次攻堅任務又做了細化、深化,加強對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上海市發改委營商處副處長孔媛表示。

破解部門協同難度大的痛點

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進入深水區,不少攻克難度大的問題對政府內部協同配合要求很高。

此次十大任務也重點關注了這類問題,如提升辦理企業破產便利、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等。

今年,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首提優化基層營商環境,這也是一項需要大量政府部門相互配合的工作,職責並不僅限於街鎮管理部門。基層組織在政策和資金上的發揮空間有限,“順暢營商環境協調機制”是去年上海幾場營商環境座談會上,基層干部呼聲最高的建議之一。

打通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裡”責任重大,因為街鎮營商環境與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息息相關。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彥峰介紹,在上海三百多萬的經營主體中,近九成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是暢通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更是吸納勞動就業的大江大河。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讓這些經營主體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壯大開來,對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就業基本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次攻堅任務,強化了為街鎮營商環境“配資源”,包括做實“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協調機制,鼓勵各區搭建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社會建設等重點部門與街鎮溝通機制,建立覆蓋宜居宜業各領域政策資源的綜合服務和咨詢渠道,提升街鎮服務企業能力。

同時,《通知》還提出將有序發展活力街區,對店招、外擺、戶外餐飲等優化審批流程、加強合規指導。制訂反向評價方案,組織街鎮對各級部門賦能支持街鎮營商建設的情況開展反向評價,對評價結果定期通報。

拆解營商環境的長期任務

陳彥峰表示,“這十項任務,很多不只是今年的事,而是長期的任務”。對於長期的營商環境建設目標,攻堅突破需要對任務進行拆解、強化。

例如十大任務的第一項就是實施世行對標改革。近年來,上海一直致力於塑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在4月下旬世行官方發布的中國企業調查結果中,上海企業調查數據總體表現良好。在企業調查涉及營商環境的59項測評點中,上海有22項測評點達到全球最優水平。

但上海還想做得更好。2023年,世行發布了新版《營商環境成熟度方法論手冊》,對評價體系進行改革。陳彥峰在發布會上介紹,世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的重大變化之一就是評估視角從國內轉向國際,吸收借鑒了各領域國際前沿的改革理念,引用了CPTPP、DEPA等高標准貿易協定,突出了電子政務、環境可持續等新興領域。這都為上海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了新的啟示。

此次攻堅任務提出,上海將推出對標改革新的任務清單,注重學習借鑒國際一流先進實踐,拉長板補短板。以參與世行評估為契機,上海可以更加主動與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對接,提升對國內外高端資源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

“對標全球最佳實踐、對標企業感受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營商環境優化仍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顧軍表示,下一步,上海將加力提速落實好8.0版方案和“十大攻堅突破任務”,讓每一位在上海奮斗的企業家,有信心、受尊重、敢創新,讓每一家扎根上海發展的企業,有活力、享機遇、能壯大,讓城市和企業雙向奔赴、同頻共振,共同譜寫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丹璐 見習記者 吳愷沄)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