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她扎根社區十三年,甘做群眾“服務員”

曹雲霞是寶山區高境鎮逸仙四村居委會的一名普通社區綜合協管員。參加社區工作13年來,她始終堅持扎根一線、深耕細作,積極主動做好本職工作,憑借“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獲得寶山區“平安建設”道德模范提名獎。
用“鐵腳板”走出“信息庫”
逸仙四村居委會所管轄的美岸棲庭社區是高境鎮大規模小區之一,共有3433戶,人員來源渠道多樣,結構復雜。但小區內的人員基礎信息詳實,基層基礎工作扎實,這背后離不開曹雲霞的努力完善和辛勤付出。曹雲霞每天帶著一沓厚厚的信息採集表、一支筆、一個筆記本,敲響了千家萬戶的門。“你好,我是小區實有人口信息採集協管員,為了你們的民生安全,現在有幾個情況需要向你了解一下。”“請問家裡有哪些人居住,我們需要登記一下你們的基礎信息。”這樣的對話,日復一日地在小區各個角落上演。
為了做到信息採集的無死角和全覆蓋,曹雲霞總結了一套“四勤三不”工作方法,即手勤、腳勤、嘴勤、腦勤,看不到人不放過、不知去向不放過、信息不全不放過。因為小區人員構成復雜,曹雲霞便採取錯時上門登記,放棄休息時間,通過早晚上門確保人口信息採集得到,工作量最多時每天走訪超過200戶人家﹔與樓道小組長打成一片,發展他們成為自己的“眼線”,確保人口信息登記得全﹔定期核查人口的居住與辦理情況,做到“來登去銷”,確保人口信息記錄得准。盡管吃了很多次閉門羹、多次不被理解,她還是選擇用笑臉和耐心面對群眾,一來二往,和居民們都成了老熟人、好朋友。
居民夏阿婆說起曹雲霞,贊不絕口,“小曹工作真的是又認真又負責,態度也特別好。每戶人家或者每棟樓裡面有誰搬來了,或者搬走了,都是她在跑登記,很及時的。平常碰到小曹,她也經常主動問我樓裡面有什麼變化,還會關心一下我的生活,很熱心的。”
由“陌生人”化身“貼心人”
在曹雲霞工作不離身的筆記本裡,除了人口信息,還裝著社情民意、矛盾糾紛調解、隱患整改跟蹤等。在一次次走家串戶中,她也由“陌生人”變身為居民“貼心人”。
對於社區老人,她是溫暖的“小棉襖”。發現獨居老人岳奶奶操作家電不便,她自制“紙遙控器”,耐心教會老人使用﹔擔心老人忘關煤氣,她自費購買定時器,時刻關注老人生活安全。無論大事小情,隻要有居民求助,她總是第一時間回應,盡心盡力幫助解決問題。面對居民間的糾紛,她則化身善解矛盾的“和事佬”,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成功調解了多起租戶與房東的糾紛。
“走心”服務點亮“安心燈”
2022年11月,曹雲霞接到了小區內158號樓居民快遞失竊的求助。為盡快找到失竊的快遞,曹雲霞帶領居民反復查看監控視頻,尋找蛛絲馬跡。經過長時間比對,終於在監控視頻中發現一位形跡可疑的女子,是外來的房產中介。於是,她不動聲色組織協管員排查附近的中介,最終鎖定並聯合民警將女子抓捕歸案。盡管非職責所在,但她仍全力以赴,隻因她心系百姓的安危,珍視社區居民的信任。
面對榮譽,曹雲霞坦言,“我只是想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通過工作被大部分居民熟知且認可,讓我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在以后的日子裡,我希望能再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把工作做得更好。”


十三年來,曹雲霞始終如一,初心不改。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在她看來,社區工作雖平凡,但意義重大。她願意在這片熱土上繼續發光發熱,用一顆赤誠之心,為居民創造更加安定、幸福的生活環境。
(來源:上海寶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