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美食| 健康

小龍蝦不能和西紅柿一起吃?怎麼吃小龍蝦有講究

2025年05月07日18:32 |
小字號

小龍蝦不能和西紅柿一起吃?

春末夏初,小龍蝦如約上市。滬上不少商家表示,今年是小龍蝦“大年”,產量高、質量好,價格穩中有降,消費者可以大飽口福。

隨著小龍蝦銷售漸入佳境,社交平台上的“食用提醒”也多了起來。上海辟謠平台發現,其中既有“陳年老謠”,也有聳人聽聞的“新版本”。比如,有一種說法稱,小龍蝦不能與西紅柿、橘子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一起吃,否則會在人體內形成砒霜,直接中毒。

可是,網傳不少說法都是謠言。

小龍蝦+維C=砒霜?

部分自媒體煞有其事地解釋,“小龍蝦+維C=砒霜”是因為小龍蝦體內含五價砷,原本對人體無害,但西紅柿、橘子等蔬果中的維生素C能將它們還原成三價砷,也就是劇毒物砒霜。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辟謠表示,不談劑量隻談毒性本來就不靠譜,而且蝦蟹體內的是有機砷,也不會被維生素C還原成有毒的無機砷。

具體來看,小龍蝦體內的五價有機砷進入人體后,絕大部分會被原封不動地排出體外,留在體內的少之又少。

至於以小龍蝦為主題的“陳年老謠”,包括“小龍蝦重金屬超標”“小龍蝦寄生虫多”“小龍蝦長在污水裡”等。對此,多地農業農村部門和農業專家已辟謠:小龍蝦養殖產業是成熟的,從養殖、流通到銷售,各個環節都有對應的標准或法規。絕大多數市售小龍蝦都來自規模化養殖基地,上市前經過對應的抽檢,不存在重金屬超標、寄生虫多的現象。

怎麼吃小龍蝦有講究

當然,小龍蝦總體安全也不代表能隨便吃。

最近,王寶和大酒店行政總廚朱平波每天要與1000斤小龍蝦打交道,因為餐廳的小龍蝦自助餐已經進入消費高峰。面對消費者就小龍蝦消費提出的各種問題,他傳授經驗說,從選購、烹飪到食用,都有注意事項。

如果消費者自行購買小龍蝦烹飪,應篩選去除死蝦及瀕死蝦。健康的小龍蝦行動敏捷,對外界刺激反應迅速,用手觸碰觸須或尾部時,會立即做出躲避動作﹔外殼色澤鮮亮、有光澤,腹部干淨,無黑色或黃色污垢。因為死蝦或瀕死蝦的體內會迅速滋生細菌,產生有害物質,食用后輕則導致腸胃不適,重則引發食物中毒。

如果消費者在餐廳食用已經煮熟的小龍蝦,可以通過小龍蝦的腮部顏色、肉質口感判斷小龍蝦品質。通常而言,活蝦受熱時會蜷縮,蝦尾緊實有彈性,蝦肉鮮嫩,腮部潔白﹔死蝦及瀕死蝦的肉質較為鬆軟,蝦肉可能有異味,腮部也不太干淨。對於后者,要謹慎食用。

正確的烹飪方法也至關重要。烹飪前,可用清水反復沖洗小龍蝦,去除外殼和腹部的泥沙和雜質。烹飪時,務必燒熟煮透。除了炒制悶燒等烹調方式外,冰鎮、糟醉等冷食小龍蝦,尤其要注意操作空間和操作工藝的規范性。不建議生食小龍蝦,即便是冰鎮或糟醉的產品,也應當先煮熟再調味。

食用時,不要食用小龍蝦的“蝦黃”,注意去除“蝦線”。蝦頭裡的“蝦黃”是小龍蝦的肝胰腺和生殖腺,易積聚有害物質。蝦背上的“蝦線”是小龍蝦的腸道,包含一些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泥沙以及腸道細菌,雖然這些物質本身致病性不算強,但在極端情況下,也可能引發人體不適。

此外,小龍蝦屬於高嘌呤、高蛋白質食物,建議適量食用。“啤酒+小龍蝦”的搭配看似過癮,但不健康。兩者同食會使尿酸水平急劇升高,容易誘發痛風和尿路結石。對老人、兒童、孕婦以及腸胃消化能力較弱的人群來說,過量食用小龍蝦容易引發消化不良,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任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