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劇《英歌》來滬巡演 返場五次究竟好在哪
2025年04月28日18:00 |

民族舞劇《英歌》來滬巡演
返場五次,究竟好在哪
前天,廣州歌舞劇院原創民族舞劇《英歌》在上海文化廣場連演兩場。當舞者們在高潮段落齊聲吶喊,不少觀眾熱淚盈眶。演出結束演員返場五次,掌聲經久不息。兩場演出上座率超九成,文創售罄。
英歌舞是潮汕地區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融合了武術、戲劇等多種元素。伴著強烈的鑼鼓節奏,舞槌上下翻飛,以奔放的舞姿和激昂的音樂節奏展現了中華兒女的英勇與豪邁,被譽為“中華戰舞”,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舞劇《英歌》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舞台藝術相結合,在保留英歌舞原始韻味的同時,賦予它新的時代氣息。
《英歌》塑造了一個英雄的世界。總編導錢鑫說:“他們穿著鎧甲,戴著翎子,佩著靠旗,在家國危亡之際挺身而出。而當他們褪去臉譜、鎧甲后,都是一個個生活在我們身邊普通的人。”劇中兒子陳心遠的成長之旅,父親陳文耀的挺身而出,母親林巧兒的為愛堅守,都傳遞著一種信念:英雄不在雲端而在人間。
為讓上海觀眾了解和走近舞劇《英歌》,廣州歌舞劇院在演出前舉辦了主創主演見面會,與觀眾面對面交流,並通過紀錄片展映、創作分享、互動體驗等環節,讓觀眾看到傳統英歌舞的原始風貌與現代舞台藝術的融合過程。一名在上海求學的廣東清遠籍學生說,參加完見面會,她特別想家:“希望能在上海看到更多從廣東來的劇目。”
“嶺南的勇與海派的慧,本就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筋骨。真正的家族傳承,從來不是固守某片土地,而是無論身在何處,都記得為什麼挺身而出。”祖籍廣東中山、在上海長大的杜先生說。還有大灣區的觀眾“打飛的”來上海,自制物料給舞劇《英歌》“打call”。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