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車企攜新車、前沿技術亮相上海車展
堅定信心深耕中國市場

![]() |
圖為4月23日,觀眾在上海車展奔馳汽車前拍照。 |
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開幕,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企業,攜超百款新車及前沿技術亮相。
在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以寶馬、奧迪、安波福、大陸集團等為代表的跨國車企及供應鏈巨頭,通過首發本土化產品、公布重磅投資計劃,向中國市場傳遞了深度參與、長期深耕的堅定信心。
本次車展成為全球車企展示智能化、電動化成果的重要舞台。大陸集團展示了面向中國市場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其集成式輔助駕駛系統通過本土化算法優化,可適配中國復雜的路況場景﹔安波福首發了由中國團隊研發的風河實時操作系統和虛擬化平台,為智能汽車提供自主可控的“數字底座”。
同時,跨國車企正以“真金白銀”加力耕耘中國市場。安波福宣布,其武漢連接器新工廠和上海英凱博自動化工廠將於下半年投產,進一步強化本土供應鏈能力。大眾汽車集團則深化與地平線的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面向中國市場的L2++級輔助駕駛系統。
外資外企積極參與上海車展並加大在華投資,源於中國市場的多重優勢。中國16年蟬聯全球最大汽車產銷國,新能源汽車佔新車總銷量的比重已突破40%,且消費者對智能網聯功能的需求強烈﹔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快速發展,擁有完整產業鏈、大量科技人才以及活躍創新生態,吸引外企共同參與創新合作。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顧春霆表示,上海車展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外資外企的積極參與體現了中國市場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強大吸引力,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與全球的融合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認為,外資與本土企業的交流合作,將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邁進。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更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安波福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表示,公司將完善本土供應鏈配套能力,並助力中國車企開拓海外市場。大眾汽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引領智能汽車轉型,我們的研發、生產與生態布局必須與中國同頻共振。”
上海車展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外資企業正以“深度本土化”重構與中國市場的關系,不再局限於技術輸出,而是通過與中國伙伴的協同創新,共同定義下一代智能汽車標准。
這場“雙向奔赴”不僅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也為跨國企業開辟了新增長極。正如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所言:“中國市場的規模與創新活力,將決定全球車企未來10年的競爭力。”
上海車展以開放姿態書寫了新的篇章。外資企業的熱情參與,既是對中國市場潛力的認可,亦是對合作共贏理念的實踐。在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浪潮中,中國汽車產業正以更包容的生態,引領全球汽車工業駛向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4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