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制定六方面26項措施,上海著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5年04月17日17:43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4月17日電 (記者葛俊俊)近日,上海召開了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並出台了《新時代新征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4月17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介紹《若干措施》的有關情況。《若干措施》聚焦六個方面,提出了26項工作措施,著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2024年,上海民營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創造了全市近三成的工業產值和固定資產投資、超三成的增加值、近四成的稅收,貢獻了四分之三的新增就業。

《若干措施》提出,要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持續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排查清理等。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提高採購透明度,定期更新入圍供應商名單,用好政府採購預留份額、價格評審優惠等政策,強化政府採購誠信履約,發揮首台(套)保險補償機制作用等。

《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完善民營企業投融資支持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交通、能源、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領域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綠色燃料、循環經濟等綠色低碳轉型重點應用場景建設,建立民間投資重點項目庫等。加強對民營企業參與“兩重”“兩新”的指導、培訓、服務,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鼓勵民營企業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可與上海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政策疊加同享等。

《若干措施》提到,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持續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依法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動態調整市場監管領域失信懲戒措施清單,將政府違約失信情況納入政務誠信評價指標體系等。

《若干措施》提到,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研究制定上海民營經濟促進條例,依法規范牟利性職業索賠、職業舉報行為,引導民營企業合規經營等。全面推行“風險+信用”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和涉企“檢查碼”,減少非必要現場檢查等。細化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情形,聯合蘇浙皖制定出台新版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減輕行政處罰規定等。

《若干措施》提到,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創新開放發展。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揭榜挂帥”等方式開展科技攻關,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向民營企業開放重點實驗室和公共研發平台,推動民營企業平等使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向各類經營主體開放更多國資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鼓勵民營企業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資金結算中心、貿易總部等功能性機構。支持民營企業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加強對中小企業海外參展參會的組織服務,支持民營企業開展重點領域境外投資,鼓勵商業銀行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結算、投資等一攬子跨境人民幣綜合金融服務等。

《若干措施》提到,要切實加強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保障。依托上海惠企政策“隨申兌”平台,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政策找企業”智能服務。積極吸納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進入職稱評審專家庫,通過“直通車”“綠色通道”等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渠道等。用好12345市民服務熱線、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通過座談會、圓桌會等形式,完善政企溝通機制等。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家交往,鼓勵民營企業家與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積極溝通交流等。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指出,上海將廣泛聽取民營企業的意見建議,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講好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故事。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