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為何要開兒科中心?構建滬兒科診療格局

中山醫院為何要開兒科中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前天宣布,該院兒科中心門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楓林診療部)預計今年五月底開業。中山醫院為何要開設兒科中心?滬上兒科診療格局是怎樣的?記者就此查閱了歷史資料並採訪了專家。
歷史上的中山醫院沒有兒科。記者了解到,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第一醫學院)早在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相繼成立了外科學院、內科學院、婦產科學院、兒科學院、耳鼻喉科學院等﹔相應地,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婦產科醫院(紅房子醫院)、兒科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等成為附屬醫院。考慮到專業差異化發展,除兒科醫院設立兒科診療服務外,其他附屬醫院均不開設兒科。
中山醫院與兒科醫院曾是“徐匯楓林橋”鄰居。中山醫院院址是楓林路180號,兒科醫院則於1954年遷入楓林路183號。為謀求更大空間發展,2004年“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院建設項目”在閔行區顧戴路萬源路開工奠基,四年后項目啟用,兒科醫院主體從楓林路搬遷至萬源路399號。兒科診療“外遷”,使市中心西南區域的兒科診療出現“真空地帶”。
“此次中山醫院開設兒科中心,旨在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加強兒科服務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中山醫院院長周儉告訴記者。2024年初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出台的《關於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實力較強的綜合醫院原則上設置兒科院區。中山醫院作為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單位,補齊兒科診療空白勢在必行。
前天,中山醫院與兒科醫院簽署兒科同質化建設協議,明確全新的中山醫院兒科中心門診(兒科醫院楓林診療部)位於醫學院路107號(中山醫院20號樓1樓東側),將提供兒內科、兒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以及兒童生長發育及兒童心理健康評測與促進等服務。
之前,類似的探索在“復旦系”附屬醫院已有嘗試。早在2013年,華山醫院寶山院區作為上海郊區新建三級醫院(“5+3”工程)運行,運行之初門診即專門辟出兒科診療區域,但受限於“華山歷史上不設兒科”,沒有兒科人才儲備,直到兩年后才開出兒科,這還是得益於復旦大學兒科醫聯體帶來的技術與人才。
今年至2027年是國家衛健委提出的“兒科服務年”。目前,全市已構建“東西南北中”五大兒科醫聯體,通過不斷強化供給體系,有效保障兒科季節性高發期就診服務。
所謂五大兒科醫聯體,分別由兒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醫院、新華醫院、瑞金醫院5家兒童專科醫院/優勢醫院,將兒科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各區,5家醫院對應城市南部、東部、西部、北部和中部區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中山醫院兒科中心的成立,市中心兒科服務供給能級將進一步提升。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顧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