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花有“楠”忘味道 為何城市裡還隨處可見?

你是否曾在春日街頭,突然被一股難以形容的氣味“襲擊”?循味追蹤,舉目望去,是一樹白花。這個白花是瓊花嗎?味道到底來自誰呢?答案便是大名鼎鼎的石楠了!石楠氣味難聞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這種“有味道”的植物卻遍布城市街頭?一起來看市綠化市容局的解答↓
把石楠錯認成瓊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盛花期都在4月,花開白色,而且是相似的復傘房花序或聚傘花序,遠遠望去都是一樹樹雲蒸霧繞的白花團,但是仔細觀察,兩者還是不同的。
石楠的葉子互生,剛萌生的新葉略帶紅色﹔瓊花的葉子對生,葉子均為綠色。石楠的花均為可孕花,而瓊花的花序最外圈通常有8朵較大的不孕花。而最大的區別,便是味道:瓊花香氣淡雅,石楠花散發的則是腥臭味。
石楠花之所以會散發這種味道,有研究認為,石楠花中含有的“1-吡咯啉”,是石楠散發腥臭味的主要原因。不僅如此,石楠花提取物中還含有苯甲醛和苯乙醇,其中,苯乙醇的含量佔比為8.81%,它可以散發出清甜柔和的玫瑰花香氣和蜂蜜香味﹔雖然單獨聽上去應該是很美好的味道,但石楠花提取物中可以散發出苦杏仁味道的苯甲醛,相對含量更高,達到了58.49%——這三種物質的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石楠花那既腥又澀,還帶著一絲絲甜味的難聞氣味。盡管人類覺得這種“香氣”很窒息,但這並不影響它作為石楠這種植物的繁殖策略。
石楠是典型的虫媒花,依靠昆虫傳粉繁育后代。石楠花主要依靠氣味吸引蜜蜂、食蚜蠅科、葉甲科、蠅科等昆虫來傳粉,這些昆虫的訪花行為會顯著提高石楠的座果率。而且,石楠無論是花序還是小花,排布都十分密集,花量很大,因此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石楠的果,是小型的梨果,在冬季可以宿存,這也就為在城市越冬缺乏食物的植食和雜食性鳥類,如白頭鵯、黑尾蠟嘴雀、燕雀、灰椋鳥等提供了食源,因此石楠也是重要的食源植物。從保育城市生物多樣性的角度,石楠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不可估量。
不僅如此,石楠四季常綠,觀賞性強,植株還可以吸附環境中的有害氣體和粉塵,起到淨化空氣和降噪除塵的作用,生態價值極高,加上耐性極強,養護容易,因此也常被作為庭院樹種和行道樹栽植。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難聞,石楠在城市中依然隨處可見。
但是現在石楠屬中的植物應用得最多的,並不是石楠,而是滿大街都可以見到的紅葉石楠。紅葉石楠是石楠和光葉石楠的雜交種,最早於1940年左右在美國城市伯明翰被發現,1955年被引入商業,被培育出多個品種,后來進入我國,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帶的建設。
紅葉石楠最顯著的特征是新萌發的葉子呈現出艷麗的紅色或銅紅色,隨后逐漸變成墨綠色,紅綠相間觀賞性極強,這也是紅葉石楠得名的原因。
紅葉石楠常被修剪成籬形或球形,應用於園林綠化。在春季對紅葉石楠進行修剪,可以減少花朵的產生,促進紅葉的生長。因此紅葉石楠的味道往往沒有石楠那麼濃烈。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石楠隻有大概十五天的花期,但在剩下的約三百五十天裡,它的表現都非常優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諒它的氣味。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部分科普素材來源:上海自然博物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