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創新消費體驗 700米大學路帶動周邊"熱氣騰騰"

2025年04月14日09:29 |
小字號

700米大學路帶動周邊“熱氣騰騰”

商圈背后的街區小馬路和特色小店成為文旅商體展融合場,創造新消費體驗

春光明媚,上海的天氣漸漸熱起來,楊浦區五角場商圈背后的小馬路也“熱氣騰騰”——

一個工作日下午,大學路上的沿街外擺位錯落有致,消費者聊天會友、品嘗咖啡。轉到偉德路,特色書店集聚,書香氣十足,消費者兜兜轉轉,能消磨一下午。連接地鐵和地面的地下商業中心——太平洋森活廣場內,餐飲店林立,一派城市煙火氣。周末,大學路上的“限時步行街”開放,周邊小馬路更是人頭攢動,熱氣騰騰。

在楊浦五角場商圈,既有合生匯、ZX造趣場等大型商業體構成的“主動脈”,也有富有活力的街區小馬路、地下商業空間組成的“毛細血管”。這兩年,在楊浦區政府與屬地街道的推動與創新服務下,五角場商圈背后的小馬路上,豐富多樣的文旅商體展融合活動,創造著新消費體驗,拉動著消費快速增長。

開放:讓消費熱情更易被激發

12米寬、700米長的大學路,沿街有80多家中小商鋪。雖不在市中心也沒有“景點”,這裡卻吸引著來自上海四面八方乃至外省市、外國的消費者前來打卡。

獨特的開放式空間,氛圍感、鬆弛感滿滿,消費熱情在這裡更容易被激發。

記者採訪時是一個工作日,沒想到,大學路依舊人氣十足。14時,一家名為“Chili's”的西餐廳,外擺位座無虛席。這樣的火爆場景,在這家西餐廳幾乎天天可見,從午市持續到晚市。

另一家名為“羅福索”的牛排館,已過了正餐時間,店外坐著幾位在喝咖啡的客人。店主說,周末的時候座位要提前預訂,最近店內賣得最好的是人均300多元的牛排套餐。

周末的大學路是另一番景象。從2023年5月起,每周末,大學路變身“限時步行街”,結合不同節慶節點,聯動B站、小紅書、得物、疊紙、LINE FRIENDS等70多家知名企業、頭部品牌舉辦文旅商體展融合活動,還創設了“知識藝術節”“‘碳’循嘉年華”等“科創+文創”特色活動。這時的大學路正如一個“磁場”,吸引著消費者紛至沓來,在沉浸式體驗中快樂消費。

去年一整年,在大學路舉辦“限時步行街”期間,店鋪銷售額達到了1.32億元,同比增長12.67%,客流量突破了400萬人次。去年年底以來,大學路沿街商戶的銷售額與客流量同比增加了13%,今年2月更是創下了銷售額與客流量增幅均超過20%的歷史新高。

活力:與供給和服務密不可分

作為上海首個試點在市政道路與社區商業間設立外擺位的街區,大學路是五角場商圈背后活力小馬路的典型代表。源源不斷的活力從何而來?

大學路的運營方——瑞安集團總部辦公業務負責人、瑞安創智天地總經理王紅認為,街區的活力與大學路天然的開放式形態有關,更與企業、商戶近年不斷推出的新消費供給密不可分。 下轉 4版(上接第1版)這背后的支撐是“政府包容與創新的服務”。

開放的街區形態是大學路的標志,但“開放”也一度限制了大學路的進一步發展。外擺位受到天氣制約,天氣太冷、太熱以及刮風下雨時,坐在室外消費,體驗必然不佳。

去年下半年,不少商戶向瑞安集團建議:是否可為外擺加裝“風擋”設施,延長消費者冬季在戶外的消費?

街道對此高度重視,組織相關部門實地調研,聽取商戶意見,與瑞安集團共商共議。“風擋的材質、高度、顏色、固定辦法,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到,確保安全、美觀、實用。”五角場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人說。

去年12月,上海氣溫驟降之際,“風擋”上線。戶外寒風刺骨,但外擺位內溫暖依舊。往年從年底12月到次年2月,是大學路商家的消費淡季。去年,這段時間卻成了旺季,銷售額與客流量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最近,街道又在征求商戶意見,為今夏外擺位增設“裝備”做方案。

大學路是商業、辦公與居住融合的創新街區,街區環境的復合性使得商業上的微調,往往會“牽一發動全身”。這考驗著政府部門的治理智慧。

大學路每周末的“限時步行街”開設近兩年了。當時這一設想被提出來,周邊不少居民立即提出反對,但街道沒有放棄。五角場街道副主任張德生至今還記得,街道和周邊居民一個個樓組去溝通,光各類溝通會就開了80多場,針對居民的擔憂,逐一研究、溝通、解決。

針對居民們擔心噪音、垃圾等問題,街道指導瑞安集團做好人員疏導、垃圾清運方案,引導商戶和市集攤主規范經營。

細致入微的方案讓居民們漸漸放下了疑慮。開街后,街道會同區各職能部門持續優化監管、做好服務。截至目前,大學路“限時步行街”已經舉辦了76場活動。不少居民的態度由擔憂變成了歡迎,“周末有地方去了。街區氛圍好了,我們的房價也漲了!”

筑圈:“一動一靜”背后有推手

五角場商圈背后小馬路的活力,還體現在一家家富有韌性的小店中。街道主動捕捉中小商戶的痛點,跨前一步解決難題,在其發展的關鍵節點幫一把、扶一程,“幫助每一家有趣的小店抓住‘生長’的機會”。

從大學路轉到偉德路,街區氣氛一下就安靜下來了。這條不到50米的小馬路,集聚了四家在讀者中很有影響力的特色書店——復旦舊書店、悅悅書店、謎芸館、多抓魚二手書店快閃店。四家書店,各具特色,不少書迷一逛就是一下午。

這條書香路的形成,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扶持。

兩年前,專攻推理小說賽道的孤島書店,因承受不了市中心的高房租遺憾關門,讓不少讀者感到惋惜。但很快,在五角場街道和瑞安集團幫助下,這家書店落地偉德路——與復旦舊書店為鄰,更名“謎芸館”。“從日常運營到舉辦讀書活動,街道和瑞安集團都非常支持我的書店。”書店創始人、店長時晨說。去年,書店在街道支持下推出了“推理小說榜單”,成為國內第一個由書店作為第三方發起的推理小說榜,打響了書店的品牌。復活的謎芸館更“活”了!

謎芸館落地后,很快吸引來悅悅書店、多抓魚二手書店快閃店,一個小小的書店生態圈在偉德路形成。這樣的生態圈,進一步豐富了逛游大學路的體驗。“不同的小馬路,應該有不一樣的表情與風格,豐儉由人。”瑞安集團對這條書香路樂見其成。

在大學路另一頭,去年新開的二次元小店“Comiplus”,為街區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年輕活力。小店與多家知名IP版權合作,開發了一系列以動漫、游戲為主題的周邊產品,積累了不少喜歡二次元的年輕消費者。“Comiplus”也是一家在街道幫助下成長壯大的品牌。

小店的母公司上海歌鴿圖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圖書、周邊零售為核心業務的文化公司。剛成立時,街道協助企業辦理証照,貼心的服務給企業留下深刻印象。去年,企業拓展業務,打算開設一家“二次元”線下主題店。街道得知后,從店鋪選址、注冊到外擺位審核等為企業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在大學路落地門店。五角場商圈濃厚“二次元”氛圍中,企業很快又通過街道牽線,在ZX造趣場開了一家新門店。之后,逐步壯大的“Comiplus”又在廣州、成都、重慶、蘇州、深圳等地落地了品牌店。

五角場街道黨工委書記秦恆說,讓消費者和市場主體在五角場有更強的獲得感和更優的體驗度,是街道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將緊扣消費者和企業需求,優化活動聯審、外擺位管理等特色治理機制,不斷提升五角場商圈周邊和大學路街區的營商環境、消費環境品質。”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唐燁)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