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AI黑科技體驗店呈現200余款科技潮品

呈現200余款科技潮品,可擼仿真貓也可試戴李書福同款眼鏡
首家AI黑科技體驗店開在西岸
近日,上海首家AI黑科技體驗店迎來不少消費者光顧。
今年2月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模速空間專場活動上,AI潮品體驗店Z·Pilot首次亮相﹔之后,Z·Pilot上海首店亮相模速空間,500平方米零售展廳內首批呈現了200余款AI科技產品,涵蓋智能穿戴、辦公學習(效率提升)、智能健康、音頻設備等多個領域,90%的產品是“中國智造”。
試運營近一個月的Z·Pilot,不僅成為當下上海最集中呈現AI潮品的體驗空間,更成為大眾了解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與應用的窗口。
產品量產前的市場檢閱
4月初,模速空間B區一樓的Z·Pilot門店,通透的空間裡滿滿當當擺放著各類AI潮玩、家居和3C產品。
這裡既有被人類擼毛后會立即反饋打呼嚕、喵喵叫的AI智能仿真貓咪“米塔貓”,也有全球首款可監測人類睡眠呼吸暫停的智能戒指。在智能健身區,還有能實時糾正姿勢、搭載AI動捕技術的健身器。
作為模速空間入駐企業,魂伴科技將最新的AI互動玩偶帶到Z·Pilot展示。這款頭頂天線、有著可愛大眼的黃色蛋形玩偶,不僅具備傳統故事機的講故事能力,還會與人類進行實時雙向互動。
“現在進入AI對話模式,小朋友請按住我的鼻子和我對話,鬆開我的鼻子之后,我就會回答你的問題了。”這款自帶“賣萌”靈魂的AI互動玩偶,與魂伴科技的主營技術密不可分。
成立不到2年的魂伴科技,已經與智元機器人等多家行業領先企業合作,其開發的“魂伴OS系統”具備決策可控、長期記憶、安全圍欄等能力。在Z·Pilot展示的新品就是一款可帶回家的“賽博小伙伴”,它的故事更新和聯網交互都在雲端完成,通過與用戶長期交流,能記錄下用戶喜好並優化在后續的交流體驗中。
魂伴科技創始人真地介紹,該AI互動玩偶已完成多輪內測,達到可量產的大貨級別,正等待備案完成。根據內測的留存率,這款產品上市后首批可售出10萬台以上,入門級產品定價約五六百元。
“正式上市前,Z·Pilot給予產品直接觸達市場的機會,這是企業當前最需要的。”真地說。
行業新品第一時間上架
Z·Pilot試運營后,不少投資人也來到模速空間,“嗅一下”整個產業的潛在市場。
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開幕式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佩戴的AR(增強現實)提詞眼鏡出自吉利的生態企業星紀魅族,后者正是模速空間周邊的生態伙伴。
記者還體驗了一款XGO lite3桌面級四足機器人的“玩法”——讓它自己放音樂跳舞。這款優惠價3499元的編程機器人還有更重要的功能——作為AI編程助手,幫助人們提升工作或研發效率。
記者採訪時,Z·Pilot店剛剛上新了兩款來自“優必選UB·TEC”的最新編程機器人“偵探坦克—運動款”和“月球車—運動款”。用戶可借助遙控器或通過App輸入編程指令操作兩款機器車,也可DIY改造零部件,譬如將車輪更換為萬向輪。
為何行業新品能第一時間在模速空間Z·Pilot上架?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方面與我國強大的供應鏈能力有關,另一方面,模速空間提供的全方位服務鏈條以及周邊的大模型產業生態,讓市場上首發甚至還未被發掘的AI應用端產品,能在Z·Pilot率先為人所知、所感、所用。
將AI黑科技轉化為AI潮品的市場潛力巨大。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玩具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市場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據《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已超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當潮玩疊加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真地說。
打破AI科技的認知壁壘
Z·Pilot的意義除了為AI消費品試水探路,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人們對AI科技的認知壁壘。
在Z·Pilot,店員已遇到多位好奇的消費者前來詢問,“你們賣不賣干家務的機器人?”
“人類覺得相對簡單重復的家務勞動,對機器人來說反而是高階能力。”真地解釋,這一“反向認知”可通俗地理解為“硅基生命”與“碳基生命”的不同。
對人類來說,掃地、做飯不難,而要記住100萬本書裡的內容卻難如登天﹔對AI機器人來說,從信息維度,記住百萬本著作或許隻要幾周甚至幾天,而學會炒菜、跳舞卻要獲取海量的空間數據才能實現。
當人類希望機器人完成相對“低端”、重復性的操作時,機器人卻率先學習了海量知識,學會了表達“詩與遠方”,人們的期待與AI智能體的能力在雙向奔赴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過渡性落差”。
Z·Pilot恰恰是幫助人們認識“過渡期”的窗口,產品將保持每月更新。而在其周圍,模速空間300余家入駐企業構建起的覆蓋大模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的完整產業生態,正在努力找尋彌合這一“落差”的解決辦法。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舒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