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車站候車座椅能否裝扶手?長寧區請居民提建議

2025年04月08日16:07 |
小字號

車站候車座椅能不能裝扶手

全市將有100個公交站台進行適老化改造,長寧區請居民提建議

“坐著要比站著累!坐在前面一點會往下滑,坐在后面一點會陷進去,想起身還沒有扶手撐一把”……要論對上海的公交站台有何改進建議,市民朱志林首先想說的就是這一條。

4月2日,長寧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和長寧區建管委請來10多位居民,組織了一場面對面人民建議征集,針對長寧區即將進行適老化改造的5座公交站台,聽取市民的建議。這也是長寧區人民建議征集品牌活動“寧來說議事坊”的第二場。

從2023年起,對公交站台進行適老化改造就被列為上海市委市政府每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圍繞老年乘客出行比較集中的區域,結合港灣式車站改造、公交站點品質提升、人行道品質提升等項目,全市將有100個公交站台進行適老化改造。具體到長寧區,共有江蘇路愚園路路口東西兩側、長寧路中山西路路口南北兩側以及中山西路長寧路路口西側的5座公交站台被列入改造計劃。

據長寧區建管委一名負責人介紹,過去兩年,長寧區已經對12個公交站台進行了適老化改造,也積累了一些改造經驗。但客觀上,改造效果在契合百姓需求上仍有一些差距。今年要改造的5個公交站台均屬於通過島式站台上車的公交站台,即公交車抵達后,市民往往需要跨過非機動車道,再通過設於機非隔離帶的島式站台上車。前期,建管委已委托設計單位制訂了改造方案,主要集中於標線優化、人行道進入非機動車道處改造為無障礙三面坡、非機動車道進入站台時增設無障礙單面坡、緊挨著公交站台的非機動車停車位優化等基礎內容。如何讓新一輪改造更貼合市民的需求?長寧區建管委想到了通過人民建議征集來進一步優化改造方案。

市民提出的首條建議就出乎管理部門的意料。曾提出“破解非機動車夜間過江難”這一人民建議的金牌建議人韓曙稱,他實地走訪了上述幾個公交站台,最直觀的問題就是站台的候車座椅沒有扶手,一些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一旦坐下來起身困難,往往要“一二一二”蓄力嘗試好幾次。這很快得到了其他人的應和:“雨棚太小了,夏天遮不了陽,雨天也遮不住雨”“座椅太矮太窄了,坐在上面很吃力”……“公交站台服務的人群中有70%是老年人,適老化改造能否先改一改雨棚和座椅”,成為老年人共同的呼吁。

電動自行車路過站台區域時往往不減速,乘客看到公交車來了又心急,“每次穿越非機動車道總覺得危險”。居民龔萍則建議,能否考慮在靠近公交站台的非機動車道上安裝一些減速帶﹔“站牌上的字太小了,老年人不太好辨認”,居民鮑莉的建議也引發熱議:電子屏幕上的信息,能否也針對老年人的閱讀習慣進行優化……一個個相關建議被提了出來,還有人提出,夏天能否在雨棚上增加噴霧設施,來緩解炎熱的天氣等。

長寧區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進一步征求的同時,會一一梳理市民提出的建議,針對信息顯示、字體大小、對於途經的電動自行車缺少警示標牌等這些能在改造中解決的問題,會予以落實。至於大家期盼的對於雨棚和座椅的改造,長寧區建管委也解釋,因為這些設施屬於久事公交下屬的站亭公司所有,隻能轉達相關建議,“不過,給座椅加上扶手可以在改造中一並實現,請設計部門研究一下,能否通過外挂設施的方式來解決。”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毛錦偉)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