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老小區物業難題多,上海基層激活治理新動能

人民網記者董志雯
2025年04月01日13:03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在這裡一住就住了半輩子。如今,街道幫我們改造得很好,現在晾衣服更方便了!”談起小區新變化,隆昌公寓居民王爺爺臉上洋溢著笑容。

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隆昌公寓,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定海路街道。隨著時間的流逝與人口的流動,原本寬敞的天井被各種車輛以及雜物佔據,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改造后的隆昌公寓。

為創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街道組織了多場座談會,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在楊浦區各職能部門支持下,經過4個月精心謀劃和施工,順利建成2個L型停車棚,90個非機動車充電樁,完善了安防措施,公共區域煥然一新。

定海路街道轄區內,老房子多,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居住的舒適感,一直是街道開展社區治理著力點之一。

近年來,在基層治理實踐中,定海路街道涌現出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創新案例,一批住在老大樓、老小區內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解決。

有著32年房齡的隆昌大樓,去年受強台風影響,居民家中多處漏水,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街道指導居委會、業委會、物業聯合開展排查,邀請業主代表進行投票,迅速擬定工程施工方,並提交業主大會表決通過,一並通過的還有物業費調價和一系列小區管理規則,也為大樓的社區自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老小區公共空間局促,這幾年,街道、居委多方匯集民智,引入多元社會力量,打造了小區、樓道內的“金角”“銀角”,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質。

周家小區6號樓空地改造后的街景。

周家小區6號樓前的空地,是小區居民自發搭建的休憩閑談之地。常年風吹日晒,雜亂無章。居民區黨總支邀請業委會、物業、志願者等各方力量,集思廣益,確定作為“軍工路居民區社區花園——居民議事廳”使用。不起眼的角落,通過環境美化,成了集議事、服務、活動等功能為一體的睦鄰共享客廳。

平涼路2828弄小區花園改造后街景。

平涼路2828弄小區有著老舊社區的共性問題——公共空間少、停車位不足。居民區黨總支發動居民,利用閑置場地打造滿足活動、議事的黨建微花園。樓道內設置了“親子閱讀角”,增進居民互動。物業創新了“華容道”式停車,引導居民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空間。小區還形成了志願護花、樓道清理等活動機制。

街道負責人說,近年,定海路街道在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臨“三駕馬車”協同難、服務質量待提升等一系列挑戰。

在此背景下,街道召開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工作推進會。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物業治理難題,啟動“五大行動”,進一步推動“黨建引領,多格合一”,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通過網格聚力集約化、雲上物業數智化、煥新社區精細化、共建共享多元化、專家賦能系統化五大行動,集業務主管部門、社區多元主體、社會專業力量等協同共治格局,聚焦“一攬子”破解物業治理難題、“多舉措”提升社區管理水平、“全方位”筑牢社會安全防線等“問題關鍵點”,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解決物業治理難題、創造舒適居住環境。

在城市的肌理中,物業治理不僅是社區生活的保障線,更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一環。聚焦社區群眾最關切的事情,真解決問題,解決真問題。一幅“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美好生活新圖景正在上海的基層社區徐徐展開。(定海路街道供圖)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