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手房交易量創44個月來新高,新盤熱度高

上海二手房交易量創44個月來新高
同期新盤熱度高,九月起“好房子”新規有望進一步帶動需求
上海浦東新楊思一個以高品質裝修為賣點的樓盤最近成功“出圈”,3月底售樓處開放以來,單日最高客流破千組,清明假期也成為看房熱門地。
新盤熱度高,離不開地段優勢和品牌營銷,背后更有市場趨勢漸漸顯現。今年3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69萬套,月度成交套數創2021年8月以來最高。
記者從上海市住建委獲悉,今年9月起,上海將施行新版住宅套內質量驗收標准,落實“好房子”建設要求,引導房企打造更高品質住宅,有望進一步帶動市場需求。
當前行情映照真實供需格局
清明小長假,新楊思這一樓盤項目銷售員小蔡和同事忙得連軸轉,“不少人趁著認購前的最后一個周末趕來體驗,沙盤和樣板房要擠著看”。這些客戶大多來自三林、張江和金橋等地,共同訴求便是換一套面積更大的新房。這個樓盤首期推出的120平方米、140平方米兩類房源,剛好滿足改善性需求。
新房銷售情況是衡量樓市熱度的關鍵指標之一。良好的新房銷售態勢,不僅能激活設計、建材、施工、家裝、家電等一整條房地產開發產業鏈,還事關所在區域的配套能級。
值得注意的是,新房市場的“日光盤”在全市多點開花。今年3月份開盤的29個樓盤,近半數認購率超過100%,約7個“日光”。令人意外的是,像寶山大場中環置地中心望雲、浦東唐鎮開雲湖璟華庭、寶山楊行四季隱秀、浦東曹路象嶼聯發金海汀雲台,地段優勢不突出,房源卻在開盤首日幾乎全部賣出。
在新房市場,中高端項目依然頗受歡迎。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表示,3月份全市新房成交面積的前五名中,有3個項目單價超11萬元/平方米,帶動新房交易價格環比上漲14.9%。本月,上海繼續保持中高端項目的供應力度,最新入市的5個樓盤中,有4個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其中就包括該新楊思樓盤。
購房者關心“小陽春”究竟能否持續?市場普遍察覺到,當前行情更能映照真實供需格局。距離上輪上海樓市新政執行已有半年時間,如今的樓市不受新政直接刺激,也無重大節假日影響,交易節奏恰好表明市場情緒升溫,購房者預期和信心不斷復蘇。
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副主任阮駿麒表示,目前,“滬九條”“滬七條”政策效應仍處於釋放階段,樓市行情有望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回穩向好態勢,行情將保持在當前水平。
倒逼成本博弈轉向品質競爭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就能發現,新楊思樓盤的火爆早有跡象。
樓盤所在地塊於去年11月出讓,以40.37%的溢價率創三年來新高,並成為首個觸發上海“雙高雙競”土拍規則的地塊。
“雙高雙競”土拍規則從2024年9月開始執行,是指兩輪競價、兩輪競高品質建設標准,意在從土地源頭引導住宅品質提升。如今,當新楊思地塊住宅設計方案化作樣板房和沙盤擺在人們面前,“頂配”高品質指標如何呈現,自然吸引人們的注意,樓盤火爆也就不足為奇。
從長遠來看,提升住宅品質需要貫穿整個開發全生命周期。3月31日,住建部發布《住宅項目規范》,正式為“好房子”定下新標准。上海市住建委加碼跟進,將於9月1日起執行新版《住宅工程套內質量驗收標准》,其中包括新增對精裝修住宅套內空間尺寸的測量要求。
上海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總站質量管理科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上海小區業主反映的新房質量問題發生變化,主要集中在外牆滲漏、內牆質量、地下停車庫、室內地面、門窗以及給排水與燃氣等方面,其中外牆滲漏較為突出。 下轉 5版
(上接第1版)新規以問題為導向,較此前更為細化。如,針對工程質量投訴較為集中的外牆、外窗滲漏等問題,提出細致的驗收要求﹔新增淋水試驗和紅外熱像法等檢測要求,增加室內環境污染物報告、全裝修住宅設置燃氣泄漏報警系統的檢查要求,增加預埋件、櫃體、家具等其他細部驗收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新版驗收標准中原先的“弱電工程”一章改為“智能建筑”,增加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驗收要求。集成式廚房、低溫熱水、新風系統等新興裝修元素,驗收標准也給出明確定義。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國家和地方相繼出台“好房子”新標准,將進一步促進行業洗牌和市場分化,倒逼房企從成本博弈轉向品質競爭,構建房地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進而帶動市場改善性需求。
開發商早已開“卷”產品力
記者走訪發現,“好房子”所具備的舒適、綠色、智慧等特色元素已然在樓市中初露端倪。
住宅新國標最吸引人的一項,是把住宅的層高標准提高到不低於3米。記者梳理發現,超過3米層高的樓盤幾乎遍布上海各區。
2020年1月上海正式推行《住宅設計標准》,這是現行的最新版標准。文中明確,住宅層高宜為2.8米,且不應大於3.6米。這一調整看似細微,實則為開發商打開了產品創新空間。
“3米層高是上海不少房企默認的開發標准,少數樓盤會因為周邊規劃的要求高度受限,層高低於3米。”一位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在2024年土拍中以全國最高單價出讓的徐匯濱江地塊,多棟住宅樓已拔地而起。根據項目規劃圖,建成后每層樓高有望超過3.5米。再看鬆江,3月開啟認購的中企譽品·銀湖灣二期項目,住宅層高也不低於3米。
在出讓階段高品質指標“拉滿”的新楊思樓盤項目,層高也明確不低於3.1米。銷售員小蔡介紹,預計交付時,室內裝修將引入杜拉維特、嘉格納、漢斯格雅、博世等一系列知名品牌。空間設計對標高端住宅標配,引入超大轉角飄窗和全屋軟水裝置。開發商還考慮到掃地機器人在家庭中的廣泛普及,在衛生間的台盆區域採用挑空設計,預留打掃空間。
看似高昂的成本投入,換來的卻是市場更為寬廣的接納度。近幾年上海的熱銷樓盤,無一不和品質緊密相連。2024年“三開三罄”的奉賢龍湖觀萃項目,“四開四罄”的寶山中環金茂府,在公區都引入健身房、藝術廳、會所、下沉庭院等以往市中心高端住宅區的標配。
“在我們已經落實的企業設計標准中,不僅提到層高達3米,而且也更加關注戶型通風、採光、門窗密閉性等,並且融合了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應用。”中華企業設計管理部負責人說。
本應在成本與利潤的天平之間謹慎權衡、被動選擇的開發商,為何成了主動求變的驅動力?
這與上海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有關。“上海匯集了來自國內外最有實力的開發商,消費者要求高、選擇多,不‘卷’產品很難脫穎而出。”業內人士坦言。
一線城市的購房需求旺盛、資源配置優良,向來是地產界的“兵家必爭之地”。2024年,上海宅地競得人既有來自新加坡、泰國的外資房企,招商、保利、中海等央企,也有初入上海的外地民企,以及上海本土企業,這意味著未來住宅產品間的競爭會非常激烈。
“隨著住宅設計新國標落地,上海相關設計標准也有望得到優化。房企需要及時科技降本、創新產品,消納提標帶來的增量成本,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嚴躍進說。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戚穎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