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海怎樣構筑“新高地”

2025年04月08日09:20 |
小字號

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中實現企業發展,是科學的價值觀、有效的方法論

上海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部署實施《新時代新征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吹響了扎實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奮力打開上海民營經濟發展新天地的“沖鋒號”。

奮力

上海是民營經濟發展的熱土。截至2024年,上海民營經營主體共計318.9萬戶,佔全市比重為93.3%﹔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0355.2億元,佔全市比重為26.3%﹔實現規上工業利潤721.3億元,佔全市比重為31.2%﹔實現進出口總額14392.7億元,佔全市比重為33.7%,首次突破1/3﹔稅收總額5599.1億元,佔全市比重為36.8%。在全市2.5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2202家專精特新企業和85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均超過八成。

新時代新征程上,上海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擁有加快建設“五個中心”的戰略機遇,擁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強大動力,擁有龍頭帶動和鏈接全球的獨特優勢。

在上海民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具有突出優勢的基礎上,需進一步深入把握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奮力前進。

第一,外部環境。上海經濟外向度高,受外部影響、經濟波動的影響較為明顯。不少民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會遇到“出海難”“出海貴”等挑戰。

第二,規模質量。在全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中,上海民營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還應努力爭先。滬上民營企業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積極成效,但尚未形成具有足夠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方陣。

第三,公平競爭。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領域和招投標等環節,民營企業還不同程度地面臨“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需進一步公平對待。

抓手

下一步,要以部署實施《新時代新征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抓手,統一思想、真抓實干、奮力一跳,加快把上海打造成為創新活力充分迸發、一流企業競相涌現的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

一是狠抓政策落實。

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聚焦民營企業的發展重點、反映的痛點難點、遇到的卡點堵點,力求解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問題。以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為例,通過開展清欠專項行動和長效機制建設,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二是突出服務大局。

上海是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歷來有實業報國、產業強國的優良傳統。全市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應開拓創新、敢作善為,在參與國家重大戰略中勇挑重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多作貢獻,與中國式現代化同頻共振。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注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融入國家和上海發展大局,推動一流城市與一流企業共同發展。

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中實現企業發展,是科學的價值觀、有效的方法論。上海承擔建設“五個中心”、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和重大任務,為廣大民營企業投資創業興業提供了重要機遇和廣闊空間。

三是推進創新發展。

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加快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和主線的新質生產力。要通過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重點科技攻關任務、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集聚各類功能性機構、加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服務和保護、助力民營企業國際化發展等措施,進一步發揮民營企業創新主體的活力、創造力和重要作用。

重點要圍繞創新鏈健全服務鏈,加強概念驗証、小試中試等平台建設,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力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專項,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深化科技和產業創新。

四是強調開放發展。

近年來,上海全方位、大力度推進引領型改革和制度型開放,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政策和制度體系,加強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發展的綜合服務,為廣大民營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搏擊風浪提供有力支撐。

如立足上海對外開放橋頭堡優勢,支持民營企業鏈接全球資源,更好地實施“走出去”全球化發展戰略﹔貫徹落實黨中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建設,在參與上海服務全國各地的大局中興業發展。

五是強化權益保障。

重點要保障民營企業平等市場准入,全面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與競爭,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保障民營企業人才、資金、政府採購、數據等要素平等獲取。

針對民營企業反映較多的行政檢查存在問題,要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進一步完善“信用+風險”評級體系,更多推行遠程監管、無感監測等非接觸檢查,全面推行“檢查碼”。

六是優化政務服務。

近年來,上海持續進一步推動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轉變、行政思維向法治思維轉變、剛性執法向剛柔並濟的執法方式轉變。通過優化惠企政策服務、強化各類要素保障、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措施,全力督促把政策落實到位、把服務提供到位、把職責履行到位。要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強化作風建設,襟懷坦蕩、真心實意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出成效。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李建偉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