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咯血專家共識》中英文版正式發布

近日,由上海市肺科醫院介入科江森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牽頭制定的全國首部《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咯血專家共識》中英文版陸續在《中華內科雜志》和《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正式發表和上線。這一共識的發布填補了國內該領域規范化診療的空白,標志著我國咯血介入治療邁入標准化、精准化新階段。
項目背景
上個世紀80年代,上海市肺科醫院成為國內首批開展咯血介入治療的中心之一。進入21世紀,介入團隊積極吸收先進理念並提出各種新的治療觀點和方式。作為全國咯血介入治療領域的“領跑者”,上海市肺科醫院介入科以20多年深耕、超萬例手術經驗推進著該領域的發展,共識的發布再次彰顯了在國內的學術引領地位。
共識核心內容
該《共識》作為我國首部規范介入治療咯血的指導性文件,填補了國內空白,並通過發布英文版推動中國經驗的國際化傳播。《共識》首次將適應証細分為大咯血與難治性非大咯血,並全面規范了患者篩選、術前評估、術中精細化操作、術后隨訪及並發症防治等環節﹔同時詳細繪制靶動脈示意圖和臨床診治流程圖,助力臨床提升診療水平。《共識》的實施將重塑我國咯血介入治療格局,優化救治流程,提高手術安全性和療效,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為國際同行提供“中國方案”,推動全球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咯血診療水平提升,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的標准化建設邁入新階段。
科室簡介
上海市肺科醫院介入科是國內領先的全方位救治呼吸系統急危重症的介入放射學中心之一,團隊主要從事呼吸相關疾病的介入診療,近3年來科室年均手術量4000余例,其中近1/4的手術為全國各地經治未愈的疑難病例。主要涉及的介入診療范圍包括咯血、上腔靜脈綜合征、肺血管畸形、肺癌和肺外轉移、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肺動脈狹窄、肺靜脈疾病、氣食道梗阻和瘘、靜脈通路、疑難穿刺活檢、乳糜瘘、癌痛等的介入診療。多項介入治療技術全國領先,其中咯血、惡性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肺血管畸形等疾病年診療量均是全球單中心第一,佔上海市同類型介入手術量三分之二以上。目前是“呼吸介入放射學俱樂部-主席單位”、“中國出血中心聯盟-專科醫院示范基地”、“中國微創急救聯盟-理事單位”和“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介入專業委員會-呼吸介入培訓基地”等,通過“一幫一帶”等模式,進一步推動呼吸介入放射學在我國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技術
全方位 “硬核” 實力,打造行業 “第一高地”
大咯血作為呼吸系統急危重症,介入科將咯血介入治療急診平診化,聯合急診科、放射科、麻醉科和ICU等學科建立“365天/24小時”常態化救治流程,保障大咯血的快速及時救治。累計救治咯血患者超15000例,其中大咯血佔比約60%﹔目前,年介入手術量超1500例(國內單中心第一),其中三分之一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病例,同時承擔上海市80%以上的咯血介入手術,即刻止血率達99%。開設了全國首個救治咯血為主的介入病房,5年間高效救治咯血患者2000余例,實現“當天手術、次日出院”。
學術
創新引領行業,成果填補空白
介入科團隊在20多年咯血的規范化和精准化經血管內治療取得眾多學術成果,諸多理論和治療理念首次在國內外提出。同時提出各類咯血介入治療新術式,積極改進介入器材。研究成果發表於《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中華放射學雜志》、《Surg Radiol Anat》、《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Clin Respir J》、《BMC Cardiovasc Disord》、《BMC Pulm Med》、《J Infect Public Health》、《Respiratory Research》和《CHEST》等雜志。江森主任同時擔任上海市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委員、亞太血管學術聯盟出血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出血學組委員等學術職務。
教學
技術推廣潤澤全國,留布四方造福百姓
2012年起,為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培養200多名介入醫師,相關介入技術在國內400余家醫療單位推廣。目前,每年累計開展咯血介入手術10000多例,即刻止血率達95%,救治了成千上萬大咯血患者。每月常規進行國家級大型醫學會議授課,傳播先進理念和手術方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