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夜櫻花開,農文旅融合點亮“春日經濟”

2025年04月01日09:28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花正盛,春意濃。上海櫻花節舉辦至第15年,作為發源地、舉辦地的寶山區,逐步實現了當初辦節的初衷——實現“從鋼花到櫻花”的區域形象轉變。

1.6萬余株櫻花漸次綻放,掃去人們對老工業基地“煙囪林立、濃煙滾滾”的刻板印象。扮靚顏值外,櫻花還能為區域經濟貢獻哪些新亮點?

今年,顧村公園首次開設夜櫻專場。/朱嘉奕攝

今年,回應不少市民游客的期待,夜櫻來了。運營方並非簡單地開設賞櫻夜場,而是從主題策劃、燈光設置、展陳布景等全方位精心謀劃,圈劃出佔地約16萬平方米的“櫻花島”。

新IP激蕩出寶山區全域“春日經濟”的新潛能。線上,“櫻花島”作為唯一來自上海的IP,與杭州西湖雷峰塔等知名景點互動,成為游戲《元夢之星》的神秘打卡地之一。線下,顧村公園與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聯合開設“櫻郵聯動”專線,通過郵輪、櫻花的夢幻聯動,提升櫻花公園的國際知名度、影響力。

顧村公園與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聯合開設“櫻郵聯動”專線。/朱嘉奕攝

在寶山區相關負責人看來,區域發展不僅要抓產業經濟,也要注重“事件經濟”。后者往往對吸引社會關注度、提高區域知名度和帶動更多業態發展具有“一石多鳥”的撬動放大效應。上海櫻花節之於寶山區來說正有著這樣的意義。營造新場景、挖潛新客群,寶山區正深入挖掘櫻花的內涵、文化,並為其摸索匹配消費體驗場景,跳脫出“萬物均可+”的傳統櫻花經濟發展模式,加速點亮輻射全域的“春日經濟”。

營造新場景,“櫻遇蝶”有了現實演繹

夜幕降臨,賞櫻之旅開啟新體驗。以樹林為幕布,以湖面為倒影,短短數分鐘的光影秀,淋漓盡致地呈現了靈蝶如何傾慕於櫻花的唯美,一路苦苦追尋,祈願“水上花開”。隨著音樂驟停、燈光定格,廊亭上的觀眾意猶未盡。這是今年顧村公園專為夜櫻量身定制的原創光影秀——“櫻遇蝶”。

顧村公園邀請專業第三方設計燈光。/朱嘉奕攝

看到眼前美景愈發接近圖紙中的模樣,設計師張耀元鬆了一口氣。她所在的羅曼照明在業內頗有名氣,曾操刀過外灘光影秀。但即便經驗豐富如她,也從未嘗試以自然環境為光影投射的幕布。這兩天,她日日登島,隻為關注樹林的生長速度。樹林的疏密度,影響光影秀的成像效果,更關乎觀眾的體驗感。好在,幾場春雨過后,草木愈發繁茂,光影秀有了更佳呈現效果。

觀眾的驚艷眼神,被吳淞口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看在眼中。他回想起當初策劃夜櫻時的激烈爭論。彼時,國內已有知名景點試水夜櫻,初有成效。作為后來者的顧村櫻花,如何玩出新意?

大膽設想、謹慎摸索,即便此時無成熟經驗借鑒,運營團隊仍創新啟用了光影秀。試運營這一天恰逢蒙蒙細雨,運營團隊蹲守了大半夜,並根據客流規律調整播放間隔頻次、出入口動線等。在相關負責人看來,要辦出有規模、有口碑的節展,既要有“無中生有”的創新力,也要有妥帖周到的執行力。從當年首次舉辦上海櫻花節,到今年首次開設夜櫻專場,其間的精神內涵一以貫之。

挖潛新客群,做優放大“票根經濟”

營造新場景,也要挖潛新客群。

作為外環綠化帶配套的一部分,即便有上海櫻花節加持,顧村公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未能跳脫出公園綠地的屬性。

來自園方的客流畫像印証了這一點。多年來,老年游客、親子家庭是主要入園客流。前者撐起工作日白天的客流量,后者大多趁著周末、節假日來露營。一張票根外,兩大群體能撬動的消費能級有限。

這兩天,運營團隊忙碌著一樁看似與賞櫻隔著十萬八千裡的事情——體驗游戲《元夢之星》。今年,顧村公園首次“破圈”,與游戲聯動,讓“櫻花島”成為鏈接二次元與現實世界的入口。而運營方希望充分代入玩家視角,圈粉年輕客群。

顧村公園首次“破圈”,與游戲聯動,讓“櫻花島”成為鏈接二次元與現實世界的入口。/朱嘉奕攝

“不是簡單的‘1+1’式聯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引入線上夢幻世界,也為營造線下場景提供新思路。比如,結合今年上海櫻花節期間推出的賞櫻護照,顧村公園不僅與毗鄰文博場館、酒店聯動優惠,更精心設計了限定款“顯眼包”。玩家可在亮粉色背包上隨心配挂憨態可掬的玩偶。這款“顯眼包”的設計與二次元群體間流行的“痛包”類似。痛包,意指挂滿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周邊的包包,激蕩出的是玩家的興趣價值與情感共鳴。最新消費數據出爐,今年賞櫻護照推出迄今,預售近2.8萬本。

“櫻花不會常開,但積攢起的龐大客流,能為其他業態引來發展增量。”吳淞口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將目光投向3公裡開外的沈楊村。一家名喚“雲野花廬”的村咖,以櫻花為靈感建起數十畝花海,成為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最佳樣本。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