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國產綠色甲醇首次批量加注

上海港已形成“儲、輸、供”全鏈條能力

2025年03月30日08:57 |
小字號

■“中國是傳統甲醇生產大國,也擁有豐富的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等制取綠色甲醇的原料,如能形成規模化綠色甲醇供給能力,就能降低生產成本,消除航運企業對綠色甲醇供應的擔憂”

■上海企業綠色甲醇的研制生產也在加快,上海電氣在吉林建設的綠色甲醇生產線,以及華誼集團在金山、奉賢交界處建設的綠色甲醇項目今年晚些時候計劃投產

上海港綠色能源加注中心建設迎來歷史性時刻。昨天下午至今天凌晨,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上港集團能源公司(下稱“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遠”輪,為韓國“HMM Green”輪加注了約2900噸國產綠色甲醇。這標志著,上海港實現國產綠色甲醇的首次批量加注。

綠色甲醇是指用可持續和環保方式生產的甲醇,其生產過程主要依賴可再生能源。這是國產綠色甲醇首次實現應用,上海港成為第一個嘗鮮者。

去年4月,上海港完成中國首次大型綠色甲醇動力船舶同步加注,該批次綠色甲醇來自海外,且隻有500噸——海外的產能也極為有限,綠色甲醇加注更多是一種象征意義,証明上海港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有能力提供該服務的港口。

這一次上海港有望成為破局者。“中國是傳統甲醇生產大國,也擁有豐富的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等制取綠色甲醇的原料,如能形成規模化綠色甲醇供給能力,就能降低生產成本,消除航運企業對綠色甲醇供應的擔憂。”航運專家表示,上海港可以通過配置全國的綠色甲醇資源,吸引全球的甲醇燃料船舶選擇上海港進行加注,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高端航運服務能級。

上海港建設綠色能源加注中心,正是為了這一點。上港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羅文斌介紹,此次加注的綠色甲醇是一家香港企業在內蒙古生產的,這恰恰體現了上海港配置全國乃至全球資源的能力。

顯然,這種資源配置的效率造就了“上海速度”,也給全球航運業帶去驚喜。

那麼,這些來自外地的綠色甲醇,是否會增加運輸成本?對此,羅文斌並不擔心,因為在國內,甲醇的運輸體系和渠道非常成熟,綠色甲醇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成本不會太高。

上海建設綠色能源加注中心還有一重目標——通過配置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使上海成為各種清潔能源的集散地以及交易中心,讓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去年4月,丹麥的綠色航運集團便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合作協議,要在臨港新片區建設全球首個“甲醇船用燃料交易平台”,為綠色航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有效的工具來管理遠期價格風險,並促進綠色甲醇實物交易。

此次實現國產綠色甲醇的批量加注,証明上海港已形成綠色甲醇燃料“儲、輸、供”全鏈條能力。

在倉儲方面,上海海關所屬洋山海關積極推動洋山申港倉儲“兩倉合一”功能整合擴大試點范圍,通過賦予指定儲罐同時具備保稅倉和出口監管倉功能,有效簡化燃料流轉環節。

在能源加注的制度保障方面,上海海事局已發布《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業安全管理辦法》。洋山港海事局也在每次綠色甲醇加注時提供全程護航服務,顯著提升作業效率。

與此同時,上海企業綠色甲醇的研制生產也在加快,上海電氣在吉林建設的綠色甲醇生產線,以及華誼集團在金山、奉賢交界處建設的綠色甲醇項目今年晚些時候計劃投產。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王力)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