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機器人走上T台,AI與時尚共塑未來……上海時裝周科技感爆棚

2025年03月28日09:2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人形機器人走上T台成為“超模”﹔3D打印的衣服成為一種時尚﹔ChatGPT和DeepSeek成為設計師“私人助手”……以“質塑新境·建所未見”為主題的2025秋冬上海時裝周正在舉行。這一屆時裝周,科技感更足了。

浪潮奔涌,當虛擬與現實交織成新的經緯,走過二十二載的上海時裝周正在引入更多AI元素,試圖打破固有框架,思考“AI+時尚”帶來的更多可能。

人形機器人上T台走秀

此次上海時裝周的舞台上,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成了壓軸“超模”。

3月26日,新天地秀場。在NMTG 2025秋冬系列“失序與重構”發布會上,來自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G1首次亮相,以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機共舞”大秀,點亮全球時尚界的新征途。雖然人形機器人身高1.27米,個子有點矮,但走起“貓步”自帶氣勢。不僅如此,它還能和模特、觀眾互動,一位模特給宇樹機器人佩戴項鏈,機器人還轉身和觀眾握手互動,人氣十足。

一位模特為人形機器人G1戴上項鏈。      時裝周供圖

 “這是人形機器人G1首次和上海時裝周合作‘走秀’,背后的困難不小。”靈機有戲導演朴燕妮介紹,比如,機器人的服裝要與身高、特點相結合,必須定制﹔還比如,G1機器人的關節至少有30到40個,為其“著裝”時,既不能影響正常的靈活度,還要體現設計的前衛表達方式,這也是一大挑戰,“我們希望通過人機互動,將冰冷的機械與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完美融合,也為時尚產業注入全新靈感與活力。”

宇樹人形機器人不是此次時裝周上唯一的機器人“模特”,在衍慶裡的“蝶戀花”時裝秀現場,身高1.6米的人形機器人“小蝶”壓軸現身,與模特共同“走”上T台。這也是來自上海的清寶機器人在時裝周上的首秀。與宇樹機器人不同的是,清寶機器人走的是超擬人具身人形機器人賽道,在走秀之前,化妝師還會為它上妝、打理頭發,走秀時,其臉部也會有微表情。

清寶機器人副總裁楊建強介紹,這是清寶機器人首次征戰“秀場”,為了讓人形機器人走上T台,清寶和百聯股份雙方的團隊做了不少准備。首先,要建立一個“機器人模特卡”,帶著機器人去熟悉環境,根據機器人外形定妝、確定配套服裝﹔其次,要設計機器人的面部表情,符合走秀的調性﹔此外,由於現場走秀設置人機互動,機器人的移動不僅要與現場的音樂節奏一致,還要與人類模特有配合度,如此才能“人機互動”完成整場走秀。百聯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企業首次採用機器人走秀的數字模式,將來或將用於更多場景。

AI全面融入時尚每個環節

在算法重構認知、AI顛覆發展的時代,AI與時尚從未走得如此靠近。在同期舉行的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中,無論是買手還是設計師,都抱著相同的觀點:AI、機器人等科技元素對時尚產業的賦能,才剛剛開始。

新加坡精品集合店CLUB21創意總監Ash Ghazali是首次參與上海時裝周的國際買手,主要面向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市場的潮流消費者群體來“淘寶”。Ash Ghazali對於上海時裝周使用創新技術顯得意猶未盡:“我看了人形機器人‘走秀’,這簡直就像科幻電影一樣,未來這一技術的應用將為時尚行業打開許多新場景。”他同時認為,人工智能的最大價值在於解放人力,“AI能幫助我們擺脫繁瑣的事務性工作,讓時尚設計師更專注於創意本身,這對時尚產業而言意義重大。”

年輕的設計師也更傾向於“與AI同創”。“這套衣服名為‘智弈未來’,是我用ChatGPT和DeepSeek賦能的產物。”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大四學生谷晨陽在現場展示了其特別之處:衣服不起眼的內襯裡裝有馬達,可帶動衣服上的齒輪之花旋轉,代表人腦神經元的無限轉動。她說,在設計前期,她向DeepSeek發問,服裝中可以運用哪些工藝來呈現未來主義風格。在DeepSeek給出的諸多靈感中,谷晨陽受機械元素啟發,順著這個思路選擇了齒輪轉動的設計方案。而ChatGPT的“圖生圖”則是另一個得力助手,通過下達面料、尺寸等指令,谷晨陽將二維草稿圖紙轉換成時裝三維圖,完成廓形的流程。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設計師已將AI用作私人助手。

谷晨陽設計的衣服,有大模型“兩肋插刀”。    文匯報記者 徐晶卉攝

上海時裝周組委會主任童繼生認為,當下AI虛擬試衣、3D打印衣服都已走進現實,很多最前沿時尚表達的背后,都有科技和AI的支撐。他認為,AI將全面融入時尚產業的每一個環節,為創作、生產和消費方式打開全新空間,在創意領域,AI將進化成設計師不可或缺的“第二大腦”﹔在生產環節,智能柔性供應鏈將大大降低成本﹔在消費領域,虛擬試衣技術逐漸推廣,換來消費體驗新模式。創意設計與AI的結合,不僅帶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也將促使產業重新思考創意的本質,以及未來兩者融合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