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彈琴、做風箏…這些公益課程真豐富

2025年03月26日14:41 |
小字號

“手指動起來,腦子也跟著靈活了。”近日,石化街道十村居民區一樓活動室傳來陣陣悅耳琴聲,原來是社區學校開設的公益電子琴培訓班開課了,十多位銀發學員正輕敲琴鍵,笑聲與音符交織成暖意融融的畫面。

探親.jpg

“以前總嫌日子單調,現在每周都盼著來彈琴!”已經參加過一期課程的73歲學員笑著展示已經學會的《歡樂頌》曲譜。這是社區學校公益電子琴培訓班的第三期課程,自去年首次開課以來,吸引許多居民參與,成了社區文化服務的“明星項目”。

這次培訓班開放了11個名額,輻射至周邊居民區,課程由專業音樂教師全程免費授課,重點為零基礎老人提供入門指導。樂器學習不僅能鍛煉手腦協調,還能有效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社區學校負責人杜老師表示,將持續優化課程安排,讓更多居民在琴聲中找到歸屬感。

讀報.jpg

在合浦居民區,“百合花” 讀報小組新學期開學儀式在黨群服務站舉行。該讀報小組自成立至今,已走過30余年歷程。多年來,讀報小組始終堅守為小區居民搭建學習交流平台的初心,通過閱讀報紙、討論時事、聆聽講座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居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鄰裡關系也變得更加融洽。這裡不僅是老年朋友實現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的溫馨家園,更是培育小區志願者的搖籃,學員們活躍在為老服務、環境整治、文體活動、社區自治等各個領域,為社區的和諧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新學期,讀報小組進行了全面升級,為豐富學習內容,引入了大量學習課件資源,全新開設了時政學習、法治課堂、養生課堂和科普課堂。

風箏.jpg

與此同時,在九村居民區,20余名歌唱愛好者聚在一起,通過老師指導,練習吸氣、呼氣等聲樂基本功﹔在山鑫居民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為居民和志願者們開展健康科普講座﹔在海棠居民區,“海棠花”學堂第六期風箏制作班開班,14位學員參與風箏制作學習課程。

目前,石化街道的公益課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創新實踐以“學習+健康+社交”三維支持網絡為核心,不僅為老年群體搭建知識充電站、健康服務站和社交樞紐站,還將“銀發資源”轉化為社區和諧發展的動能引擎。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