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足“幼有善育”持續發力 已成立53個保育帶頭人工作室

“成為一名保育員,是從小的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保育員,是一直以來的追求。但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保育員,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發自內心的愛。”在2024年1月11日上午舉行的第二批“上海市保育帶頭人工作室”啟動會暨2023年度上海市托幼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表彰會上,奉賢區青青草幼兒園保育師李盼如是說。當天,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楊振峰、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賈煒、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處二級巡視員樊華等在上海開放大學為保育人員進行授牌和頒獎。
2022-2023年,市教委共成立兩批53個保育帶頭人工作室,遴選培養了55位保育帶頭人、398名工作室成員,他們都是各區和各系統的優秀保健員、保育員和育嬰員。上海市保育帶頭人工作室通過以點帶面、實操帶教,充分發揮工作室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推進區域保育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操作的實踐成果。
2023年度上海市托幼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舉行了育嬰員、保健員賽道的比賽,各區分別進行區內選拔賽,選送優秀的選手參加全市的決賽。大賽評選出特等獎4人,一等獎14人,二等獎21人,三等獎42人。參賽選手除了獲得獎金、獲獎榮譽等鼓勵,還可獲得職業技能等級晉升的獎勵,不僅是對選手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以賽促建、以賽促練的體現。
會上,李盼和楊浦區向陽幼兒園的陳蕾、金山區漕涇幼兒園的施怡作為工作室負責人和大賽獲獎選手的代表進行發言。作為一名入行已15年的資深保育員,李盼說,保育工作“必須時刻謹小慎微,因為每一個安全小隱患都要杜絕,對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在午睡巡視中,李盼留意到一名兒童在睡眠中呼嚕聲較大,加上觀察到他睡覺時有張口呼吸的現象。“根據我的經驗判斷,我猜測幼兒很可能有腺樣體肥大的情況。”李盼立刻把情況反映給家長,並建議家長帶孩子前往醫院檢查,最終孩子及時得到了治療。
對施怡來說,作為一名保育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走近孩子,才能了解他們。為了緩解初入園孩子的焦慮情緒,她耐心陪伴、觀察,發現有位孩子在家一直與家人說方言,不太聽得懂自己說話,所以經常在園哭鬧。於是她尋找各種資源學習四川方言,每天早上都用方言與孩子打招呼,漸漸地,孩子也開始用普通話與她交流,最終順利融入了班級。如今,施怡已在保育崗位上工作了9年,在2023年上海市托幼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她獲得了特等獎。
普陀區教育局、嘉定區教育局分別介紹了區內保育隊伍建設工作的特色和亮點。市教委托幼工作處對上海保育隊伍建設作了總結回顧,並對下一步工作作部署。
楊振峰對所有獲獎人員和保育帶頭人工作室成員表示祝賀,並充分肯定了本市保育人員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他指出,要結合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的工作,進一步提高保育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各區也要樹立好獲獎選手的先進典型,依托工作室和大賽的平台,加強對保育從業人員的各項保障力度,實現隊伍質量的整體提升。
近年來,上海深入落實“學齡前兒童善育”民心工程,始終立足“幼有善育”持續發力,多措並舉提升本市保育人員隊伍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通過建設保育帶頭人工作室、舉辦職業技能大賽、上海開放大學承擔的“托育服務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培訓工作等,為上海市托育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