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新質楊“數”浦有了新期待:秀帶創新區覆蓋楊浦區全域

2025年03月13日17:03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3月13日電(記者董志雯)聚焦楊浦全域創新,構建新質生產力策源高地、新興產業培育高地、先進生產要素集聚高地。3月13日,在2025年楊浦區科技創新大會上,楊浦對《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方案》進行解讀。

記者獲悉,至2027年,楊“數”浦創新區創新創業要素的密度、強度和濃度進一步提升,未來產業培育新機制初步形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GDP的比重達5.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佔全市的比重達20%以上,復興島上海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建設成效初顯。

上海市科委主任駱大進表示,楊浦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區、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近年來以楊“數”浦品牌建設為牽引,走出了一條科教資源賦能產業升級的特色發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指出,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覆蓋楊浦區全域,總規劃面積約60.61平方公裡,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主要分為科技創新策源區、產業創新承載區、生態創新融合區和輻射溢出聯動區四個功能區,實現創新空間、產業空間和生活空間的緊密融合。

科技創新策源區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院所為主體,聯動大學科技園、大學周邊區域,依托高校科研優勢與創新資源,集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能級創新主體,構筑原始創新高地和未來產業孕育地,面積約8.5平方公裡。

產業創新承載區以楊浦濱江、大創智、灣谷復旦未來谷、環同濟、大創谷等重點區域為核心,主要承接科技創新策源區成果轉化項目,匯聚國際化創新要素,打造數字經濟等新質生產力承載空間,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面積約30平方公裡。

生態創新融合區以科技引領美好生活,加快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統籌布局創新街區和生態社區,為區域內各類主體提供全要素、多元化的集成式服務,構筑國際一流活力城區,面積約22.11平方公裡。

輻射溢出聯動區包括楊浦區周邊及黃浦江沿岸區域,推動創新要素和產業集群跨區域輻射聯動,促進區域要素流動、互聯互通,實現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共享,構建創新協同新格局。

楊浦區委書記薛侃在致辭中表示,楊浦始終堅持“三區聯動,三城融合”,加快構建覆蓋楊浦全域的創新支撐體系,提升協同創新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不斷將區域內知識資源和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澎湃動能,努力開創全面創新的新局面。

會上,還舉行了啟迪之星在線新經濟高質量孵化器、楊浦區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楊浦區胰腺癌智能早篩研究中心揭牌﹔發布楊浦區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平台﹔楊浦-復旦“數智薈”產業鏈共創營開營﹔楊浦區雙創小巨人、科技小巨人企業授牌儀式﹔“楊數浦”數字經濟合規發展創新實驗室揭牌﹔楊浦區低空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成立,並發布全市首條高校航線。

會上,還舉行了企業創新項目、區域創新應用場景集中啟動儀式。本次大會專門設立科創成果展示區,展現區域內多家科技企業的最新科研成果,為企業提供互動交流與合作深化的平台。

楊浦始終堅持“三區聯動,三城融合”,不斷將區域內知識資源和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澎湃動能,在這裡,高校的智慧脈動與城市的創新心跳同頻共振,科研機構的“思想火花”與市場主體的“實戰經驗”交織碰撞,國際化的創新要素與本土化的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目前,全區數字經濟企業突破8000家,軟信業營收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穩居全市第二﹔高新技術企業達143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890家,3家企業入選2024上海硬核科技企業TOP100榜單,15家企業入選2024上海軟信業“雙百”榜單。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加速釋放,依托100余所科研院所、33家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構筑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區域創新主體累計斬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86項,佔全市總量40%。匯聚18萬在校大學生、近70位兩院院士及600余位海外高層次人才。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